[实用新型]一种油茶溜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6293.X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4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沛燃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肥器 本实用新型 环境友好 施肥技术 施肥效果 储肥腔 漏斗状 施肥口 圆筒状 侧壁 肥柱 省时 通孔 省力 施肥 林木 林业 应用 | ||
一种油茶溜肥器,属于林业施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状施肥口、球状的储肥腔和侧壁设有通孔的圆筒状输肥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茶溜肥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肥效果好,对环境友好,且省时省力,非常适合在林木施肥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林木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林木的施肥是树木栽培管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林木的施肥方法是:将肥料直接施放在树木根部周围的土壤表层或者埋入土壤内,然而,现有的林木施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在现有林木施肥方法中,肥料是经由树木根部进行一次性吸收的,由此导致肥力的释放过于猛烈,肥料利用率低。其二,由于肥料经雨水冲洗,极易发生径流污染地表和地下水源。其三,很多肥料具有挥发性和残留性,土壤表层中的肥料一方面会挥发至大气中,由此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则会残留在土壤里,对土壤造成污染。其四,常规的洞施或者沟施每次施肥均需挖掘土壤使得肥料施入根系生长区域,挖洞或开沟的工作量非常大。
近几年,油茶的种植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油茶生长对肥水要求比较高,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趋水趋肥性,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对油茶产量起到很大的作用。油茶施肥需看山施肥,看树施肥,看肥施肥,看季节施肥,要视具体情况适地适树施肥。但目前油茶林的施肥方式均以上述的传统方式进行,效率低,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溜肥器,以解决现有林木施肥方法施肥肥效差、易造成水体、土壤、大气污染、挖坑费时费力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茶溜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状施肥口、球状的储肥腔和侧壁设有通孔的圆筒状输肥柱。
所述的一种油茶溜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施肥口包括漏斗部、与漏斗部顶端固定连接且向内倾斜的檐部,檐部的外周设有支撑部。
所述的一种油茶溜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肥柱由上端的倒圆锥状顶部、中空的圆筒部以及下部的圆锥状底部构成;圆筒的上部位于球状的储肥腔内,圆筒的下部伸出储肥腔并位于储肥腔的正下方。
上述的一种油茶溜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非常适合在林木施肥上应用。使用时,只需要一次挖取洞穴,然后将该施肥装置放入洞穴中,即可通过该装置进行施肥,将肥料从漏斗状施肥口施入,肥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并储藏在球状的储肥腔内,在雨水或者灌溉的条件下,水从漏斗状施肥口流入储肥腔内,此时肥料缓慢释放到水里,当储肥腔内的水位高于肥液流入孔时,肥液便进入圆筒状的输肥柱内,再从肥液流出孔流出进入土壤中。当肥料全部用完或者需要补充肥料时,再次从漏斗状施肥口添加肥料即可,无需再次挖取洞穴,省时省力。同时,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放置病虫害防治的药物,具有防治病虫害的功能,也可以用于灌溉等多种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的装置在油茶林施肥上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施肥口;1-1-漏斗部;1-2-檐部;1-21加强筋;1-3-支撑部; 2-储肥腔;3-输肥柱; 3-1-肥液流出孔;3-2-肥液流入孔;4-肥料;5-洞穴;6-土壤;7-树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茶溜肥器,包括漏斗状施肥口1、球状的储肥腔2和圆筒状的输肥柱3(见图1)。输肥柱3的侧壁设有供肥液等液体流出的通孔,通孔的大小以固体肥料不能或者难以通过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沛燃,未经李沛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6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立体花盆
- 下一篇:一种伞状林木树冠集雨节水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