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板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5024.1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2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袁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雪峰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董彬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凸起 纵向凹槽 生态板 桩身 凸起 本实用新型 尺寸配合 上端 钢筋笼 河床 地下水 延伸 施工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板桩,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离心桩身和设置在桩身内部的钢筋笼,所述桩身包括桩身上段和桩身下段,所述桩身上段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从上端延伸到下端的第一纵向凸起,相邻第一纵向凸起之间形成纵向凹槽,所述桩身上段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纵向凹槽尺寸相配合的第二纵向凸起,所述桩身下段设有截面尺寸与所述纵向凹槽截面尺寸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位于第二纵向凸起的下方。该生态板状可以保证河床与地下水的交互循环,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堤岸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板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水利护堤工程所对河流生态环境、景观多样性等方面造成的破坏与河流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特别是对重要河流栖息地的保护等方面的矛盾日渐加深。现有的河堤结构通常采用浆砌、干砌石块、混凝土等形式护坡,在保持堤坡结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该种河堤结构的造价相对高,维护难度大,在不同程度上对景观、环境和生态产生不良影响。
混凝土板桩是一种新型的挡土、护坡、围堰材料,它改变了传统水利工程使用材料的造价高、力学性能差、施工困难、成型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具有安全、美观、可靠的特点,且后期的维护非常方便和简单。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大江大河防洪减灾、内河及湖泊护岸的整治和加固、港口码头工程、堤坝抢险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公路铁路的路基护坡挡土、桥梁涵洞的护坡挡土及承重、城市建筑基坑围护及作为永久性的地下连续墙等工程领域。现有混凝土板桩多为截面为翻边U形的板桩,在施工过程中,相邻的板桩之间不易对接,打桩过程中易偏移,对接处接触面积小,在打桩过程中或受到外力时,对接处易损坏;U形结构混凝土桩的钢筋笼只能进行板扎,生产效率低;此外,现有板桩在用于河道时,将河岸与河水全部隔开,阻断生态链,影响河流本身的生态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究设计一种生态板状,其能够克服现有河床与地下水无法交换循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生态板桩,包括截面为矩形的离心桩身和设置在桩身内部的钢筋笼,所述桩身包括桩身上段和桩身下段,所述桩身上段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从上端延伸到下端的第一纵向凸起,相邻第一纵向凸起之间形成纵向凹槽,所述桩身上段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纵向凹槽尺寸相配合的第二纵向凸起,所述桩身下段设有截面尺寸与所述纵向凹槽截面尺寸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位于第二纵向凸起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向凸起、第二纵向凸起和第三凸起与桩身的侧面之间均通过斜面过渡,所述第二纵向凸起与纵向凹槽之间设有见水膨胀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桩身上段设有一个纵向凹槽和一个第二纵向凸起,所述纵向凹槽、第二纵向凸起和第三凸起的截面均为弓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纵向凸起的截面圆弧与纵向凹槽的截面圆弧弧度相同,所述第二纵向凸起的截面圆弧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纵向凹槽的截面圆弧的圆心角,优选第二纵向凸起的截面圆弧的圆心角大于纵向凹槽的截面圆弧的圆心角。
进一步地,所述桩身下段上设有轴向排列的两个以上的第三凸起,相邻第三凸起之间的距离以及最上端的第三凸起与第二纵向凸起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纵向凹槽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桩身的下端一侧设有倾斜面,使桩身的下端形成直角梯形的桩尖,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三凸起分别位于桩身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桩身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处均设有与主筋端部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开口端朝向端面的外侧,所述套筒内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桩身的下端设有端板和螺栓,所述端板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螺栓穿过固定通孔并通过螺纹固定在套筒内,将端板紧固在桩身的下端,所述端板上设有向桩身一侧弯折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位置和尺寸与桩身的内部空间的下端口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雪峰,未经袁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5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