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机械的供油机构和具有该供油机构的旋转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0366.4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伟;倪凌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霖;严小艳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油机构 旋转机械 旋转轴 旁通油道 主供油道 泵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 供油量 大体横向 低速工况 高速工况 径向距离 润滑需求 油循环率 泵油量 润滑油 轴向 联接 连通 流出 延伸 出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机械的供油机构和具有该供油机构的旋转机械。该供油机构包括:泵油装置,泵油装置与旋转机械的旋转轴联接,使得泵油装置的泵油量能够随着旋转轴的转速的增大而增大;主供油道,主供油道大体沿旋转轴的轴向形成在旋转轴内;以及旁通油道,旁通油道与主供油道连通并且允许主供油道中的一部分润滑油经旁通油道流出。旁通油道大体横向于旋转轴延伸,旁通油道构造成使得旁通油道的出口至旋转轴的轴心的径向距离大于旋转轴的半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供油机构和具有该供油机构的旋转机械既能够保证低速工况下的供油量,满足润滑需求,又能够降低高速工况下的供油量,避免油循环率过高,提高旋转机械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机械的供油机构和一种具有该供油机构的旋转机械。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旋转机械(例如涡旋压缩机)中,为了对各部件之间的接合面进行润滑和冷却,通常设置有供油机构(例如压缩机供油机构)。在现有的压缩机供油机构中,油泵连接在压缩机的旋转轴的一端,通过油泵将压缩机的油池中的润滑油泵送至形成于旋转轴内的供油通道中,并通过该供油通道从旋转轴的另一端供给至各接合面以对相应的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例如对压缩机构中的接合面进行润滑和冷却。现有的压缩机供油机构中所使用的油泵通常例如为定量泵,该油泵由压缩机的旋转轴驱动,随着压缩机的旋转轴旋转而泵送润滑油。油泵所泵送的润滑油的泵送速率与压缩机的旋转轴的转速成正比。当压缩机的旋转轴低速旋转时,较少的润滑油从旋转轴的端部被泵送至各接合面,当压缩机的旋转轴高速旋转时,较多的润滑油从旋转轴的端部被泵送至各接合面。随着旋转轴的转速增大,泵送的润滑油持续增多,使得在高速工况下,润滑油的油循环率较高,造成压缩机的效率较低,进而使整个系统的效率较低。如果通过减小油泵的容积来降低高速工况下的油循环率,则会使得低速工况下的油循环率也成比例地降低,可能造成润滑不足并由此导致压缩机部件磨损的问题。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旋转机械的供油机构进行改进,使得既能够保证低速工况下的润滑需求,又能够保证高速工况下的较低的油循环率,提高旋转机械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改善以上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机械的供油机构,该旋转机械包括旋转轴。供油机构包括:主供油道,主供油道大体沿旋转轴的轴向形成在旋转轴内;以及旁通油道,旁通油道与主供油道连通并且允许主供油道中的一部分润滑油经旁通油道流出。旁通油道大体横向于旋转轴延伸,并且,旁通油道构造成使得旁通油道的出口至旋转轴的轴心的径向距离大于旋转轴的半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径向距离与半径的比值介于2-5之间。优选地,该比值介于2.5-4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旁通油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通道部和第二通道部,第一通道部与主供油道直接流体连通,并且第一通道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道部的横截面积,使得旁通油道形成为阶梯状通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旋转轴处形成一体的径向突出部来构造旁通油道,并且/或者,通过设置附加的油道构件来构造旁通油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转轴上形成有大体横向于旋转轴延伸的第一通孔,附加的油道构件设置有沿该附加的油道构件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通孔,附加的油道构件接合至旋转轴使得第二通孔与主供油道直接连通或者经由第一通孔与主供油道间接连通,旁通油道的至少一部分由第二通孔形成。
附加的油道构件插入至第一通孔中使得第一通孔被附加的油道构件完全地占据,由此由第二通孔形成旁通油道。可替换地,附加的油道构件插入至第一通孔中使得第一通孔被附加的油道构件部分地占据,由此由第一通孔的一部分和第二通孔形成旁通油道。可替换地,附加的油道构件以未插入至第一通孔的方式接合至旋转轴的外周壁面,由此由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旁通油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0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机械的供油机构以及旋转机械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旋片真空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