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及热泵热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7442.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董昊;曾志斌;吴谦;张勇;杨文军;邓志扬;周亚;黎珍;周宏宇;熊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吴敏;孙洁敏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器组件 混流器 热泵热水机组 本实用新型 换热器组件 出口管 分流器 入口管 冷媒 机组可靠性 分流入口 换热量 换热器 混流 送入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及热泵热水机组,分流器组件包括:分流器、入口管、混流器和出口管,入口管将冷媒送入混流器中,出口管连接混流器的混流出口和分流器的分流入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媒分布均匀、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量、提高机组可靠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及热泵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在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并减小冷媒的压力损失,通常会在换热器前增加分流器,换热器中的换热器支路通过分液管连接在分流器的分流孔上,换热器与分流器之间形成相互并联的多管路结构,使冷媒分流。但由于进入分流器的流速很快,分流后冷媒的分配情况会受到入口管的入口处冷媒动力学分布的影响,造成冷媒分布不均,最终导致各换热器支路流出冷媒的温度、压力不同,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差。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使冷媒分布更均匀的分流器组件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冷媒分布不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流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及热泵热水机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分流器组件,包括:分流器、入口管、混流器和出口管,入口管将冷媒送入混流器中,出口管连接混流器的混流出口和分流器的分流入口。
优选的,出口管为直管。
优选的,分流器、混流器与出口管均竖直安装,冷媒由下至上从混流器流入分流器中。
优选的,混流器的内腔为混流腔,混流器的混流进口设有进口管,进口管的一端与入口管连接、另一端伸入混流腔中。
优选的,混流腔、进口管和混流出口同轴设置。
优选的,进口管上位于混流腔中的管段为工作段,工作段的末端封闭设置,工作段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引流通孔。
优选的,引流通孔环绕工作段的轴线均匀排布。
优选的,引流通孔的轴线与液体进入工作段内的流动方向之间设有夹角,夹角的范围为120°~150°。
优选的,工作段的长度为混流腔的长度的1/4~1/2。
优选的,混流腔中部的截面积与工作段内圆的截面积的比值范围为9~20。
优选的,混流器的内壁光滑或凹凸不平。
优选的,混流器上靠近混流出口的部位设有渐缩口,渐缩口的尺寸沿混流出口的液体流出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分流器的一端设有分流入口、另一端设有若干个与分流入口连通的分流孔,分流入口内部设有分流锥,分流锥的尖端正对分流入口的液体流入方向。
优选的,分流锥与分流入口同轴设置。
优选的,分流孔的轴线与分流入口的轴线之间设有夹角,分流孔上远离分流入口的一端向外倾斜。
优选的,分流孔环绕分流入口的轴线均匀排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上述分流器组件、换热器、连接分流器和换热器的若干个分液管。
优选的,换热器包括:集气管、若干个并联的换热器支路,分流器设有若干个分流孔,每个换热器支路的一端通过分液管连接在分流孔上、另一端连接在集气管上。
优选的,分液管为铜管或毛细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热泵热水机组,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7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及其分液器支架
- 下一篇:基于视觉的空调外机的自动加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