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7107.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6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杨六香;赵钰芳;夏咸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液 电芯 固定筒 本实用新型 充气装置 充气组件 圆柱电池 电池 充气 电解液浸润 环形缓冲垫 导气管口 固定电池 环形夹缝 卷绕电芯 内圆柱筒 生产效率 外圆柱筒 吸液能力 盖板 补液 置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电池(3)的固定筒(1)以及用于在注液前对所述电池(3)充气的充气组件(2);电池(3)的下部置入所述固定筒(1)的筒内,通过所述固定筒(1)固定所述电池(3);充气组件(2)包括盖板(25)、外圆柱筒(22)、内圆柱筒(23)、导气管口(21)、环形缓冲垫(24)和环形夹缝(26)。优点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电芯并对注液前电芯进行稳定可靠的充气,增加卷绕电芯层与层之间的空隙,提高电芯注液后的吸液能力,提高注液过程中电解液浸润电芯的效率,从而减少电芯注液循环以及后续的补液工序,提高实际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注液工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工艺步骤,电芯注液工艺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电芯注液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池后续的循环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
圆柱电池因其卷绕结构的特点,层与层之间接触紧密,空隙较小,在后续注液时,电解液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渗透到极片内部,因此,目前,需要进行多次的注液、抽真空、再次注液、再次抽真空的循环。而多次的注液、抽真空的循环会造成部分电解液的损失,导致电池注液量一致性较差,并且在后续过程中,需要对注液量不足以及注液量过多的电池进行筛选或补液,增加了生产工序及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电池(3)的固定筒(1)以及用于在注液前对所述电池(3)充气的充气组件(2);
其中,所述固定筒(1)包括一体成形的筒体(11)以及底板(12);所述筒体(11)呈中空状,所述筒体(1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筒体(11)的底部一体成形所述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中心开设有底部圆孔(13);其中,所述筒体(11)的内径为D1;所述电池(3)的外径为D2,D1大于D2,差值为0.2-0.5mm;所述电池(3)的下部置入所述固定筒(1)的筒内,通过所述固定筒(1)固定所述电池(3);
所述充气组件(2)包括盖板(25)、外圆柱筒(22)、内圆柱筒(23)、导气管口(21)、环形缓冲垫(24)和环形夹缝(26);所述内圆柱筒(23)同轴设置于所述外圆柱筒(22)的筒内,并且,所述内圆柱筒(23)的外壁和所述外圆柱筒(22)的内壁具有间隙,该间隙即形成所述环形夹缝(26),所述环形夹缝(26)的顶端设置所述环形缓冲垫(24);所述环形夹缝(26)的内径小于所述电池(3)的外径,所述环形夹缝(26)的外径大于所述电池(3)的外径;所述外圆柱筒(22)和所述内圆柱筒(23)的顶部一体成形所述盖板(25);所述充气组件(2)的所述环形夹缝(26)从上方套入所述电池(3)的顶部,并使所述电池(3)的顶端与所述环形缓冲垫(24)相接触;此外,所述盖板(25)与所述电池(3)的顶部相接触按压;所述盖板(25)上开设与所述电池(3)的内腔连通的所述导气管口(21),所述导气管口(21)连通有外部导气管。
优选的,所述底部圆孔(13)的直径与所述筒体(11)内径比为1:3-1:6。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1)的材质采用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环形缓冲垫(24)的材质为橡胶。
优选的,所述盖板(25)、所述外圆柱筒(22)、所述内圆柱筒(23)和所述外部导气管的材质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池注液工序的充气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7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池注液孔的密封钉及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电池极板加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