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H-1072钝化预膜剂制造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6657.6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海;何星亮;梁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粤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主体 预膜剂 钝化 静电 反应釜 铜线 测试仪 防静电 石墨棒 压力表 制造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安全隐患 接地连接 排放组件 生产设备 实时检测 消除反应 除静电 釜主体 进料口 泄压 左端 电机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1072钝化预膜剂制造反应釜,涉及钝化预膜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左端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侧顶部设有压力表,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侧顶部设有泄压排放组件,所述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该H‑1072钝化预膜剂制造反应釜,通过设置防静电测试仪与石墨棒,实现了可除静电的优点,通过防静电测试仪,可以实时检测反应过程中有无静电的产生,而石墨棒的两端连接着铜线,且铜线接地连接,能够消除反应釜主体内部因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了静电不能及时消除而引发的危险,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反应釜主体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钝化预膜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H-1072钝化预膜剂制造反应釜。
背景技术
钝化预膜剂采用先进的高分子成膜配方,能在金属表面快速形成致密保护层,采用多种有机原料复合配方,能在30min就可形成致密钝化层,钝化膜可以有效的减少金属表面的氧化腐蚀和电化学腐蚀,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时间,并能减少水垢的沉积形成,避免产生垢下腐蚀的发生,钝化预膜剂具有速度快,低温成膜等特点,而该H-1072钝化预膜剂是有机络合缓蚀钝化、预膜剂,对金属阳离子有良好的络合功能,其整个使用过程PH值均为中性,所以对金属无腐蚀且其螯合功能在金属原体表层可络合形成特别的保护膜,所以该药剂既有缓蚀阻垢又有钝化预膜功能,适合于垢层相对较薄的管道系统清洗后的钝化预膜,使用浓度20-200mg/L。
在对H-1072钝化预膜剂生产加工过程中,会用到反应釜,现有的反应釜内的一些化学原料,在进入反应釜时,容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会使反应釜因憋压而发生安全事故,生产前期,会将制备钝化预膜剂的一些固体粉末状物料,通过反应釜的投料口投进反应釜中,在将固体粉末状物料倾倒过程中,极易因固体粉末状物料与反应釜内壁或内部部件发生摩擦,而产生静电,严重时还会引起燃烧或爆炸现象,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H-1072钝化预膜剂制造反应釜,具备具有减压的功能、可除静电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没有减压的功能、也没有针对可能会产生的静电做应对措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有减压的功能、可除静电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H-1072钝化预膜剂制造反应釜,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左端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侧顶部设有压力表,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右侧顶部设有泄压排放组件,所述反应釜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套接有分料盘,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支架,所述搅拌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左侧设有防静电测试仪,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下端设有石墨棒,所述石墨棒的两端包裹有四氟乙烯带,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泄压排放组件包括负压集气管道、支管、止回阀及排放管,所述负压集气管道的左端延伸至反应釜主体的内部,所述负压集气管道的右端与支管相连通,所述支管的顶部与止回阀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止回阀的出口与排放管相连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分料盘的形状为伞状,所述分料盘的表面设有分料孔,所述分料盘的边缘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环绕分料盘的一周布置,所述挡料板呈向上翘起状,且与分料盘的夹角范围在40-65°之间。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支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设置在搅拌支架两端的搅拌叶片呈交错式排列分布,所述搅拌叶片的头端部朝向内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刮板的中部设有滤孔,所述刮板的两端呈翘起状,且翘起的角度范围在30-6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粤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粤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6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油的热解装置
- 下一篇:苯、环已烷混合加氢制环已烷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