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定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5596.1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8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石海龙;李玉萍;崔红;李中新;梁晓斌;陈灵文;何保宣;姚庆宝;宋更新;吴佛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体流动速率仪 料筒温度 专用连接线 测温探头 测温信号 本实用新型 温度测量 校验 显示仪 新标准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用于测定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装置,由专用测温探头、测温信号专用连接线和三个部分组成,测温信号专用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专用测温探头和温度测量显示仪构成本装置,能够方便快速地满2018年新标准对于测定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测量校验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产品分析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测定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新修订的《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第1部分:标准方法》国家标准(GB/T3682.1-2018)和《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第2部分:对时间-温度历史和(或)湿度敏感材料的试验方法》国家标准(GB/T3682.2-2018)及《熔体流动速率仪 技术规范》国家机械行业标准(JB/T 5456-2016)都对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测量、校正提出了要求,特别是(GB/T3682.1-2018和GB/T3682.2-2018)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继续采用传统料筒温度测量方法不仅时间长、效率低,而且操作不便,影响测量准确度,因此,很有必要开发一种符合新方法要求的用于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专用测定装置。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传统的用玻璃温度计测量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方法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对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进行测量校准存在以下问题:(1)按照新标准要求,每次要测量校准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时,需要在料筒标准模口以上依次相距10mm的5个位置分别进行温度测量校准,而采用传统的用玻璃温度计法一次只能测量1个点,完成5个测点耗时长;(2)新标准要求在料筒标准模口以上依次相距10mm的5个位置进行温度测量校准,采用传统的用玻璃温度计法,各测点之间的距离间隔难以准确控制;(3)采用传统的用玻璃温度计法,所用的玻璃温度计易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定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测定熔体流动速率仪料筒温度的装置,包括由专用测温探头、测温信号专用连接线和温度测量显示仪三个部分组成,测温信号专用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专用测温探头和温度测量显示仪构成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测温探头由外管、耐热绝缘材料棒、温度传感器、耐高温导热介质、耐热密封胶、带突出外丝固定螺母、活动螺母、保护套管和温度信号引出端子组合构成,与所述外管有同样长度的圆柱状耐热绝缘材料棒同心内套于外管内,从所述耐热绝缘材料棒的底部开始向上等间距沿其外壁均匀地固定布置若干个温度传感器;
在所述外管和所述耐热绝缘材料棒的间隙注入耐高温导热介质,离外管底部100mm以上间隙部分用耐热密封胶充填固定,在外管上部外径上粘接一个带有一节外丝的固定螺母,并配备与外丝配套的活动螺母,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引线并束引出接到入温度信号引出端子上;在引线束和螺母中孔之间配置保护套管,并对所述温度传感器露出外管的引线部分进行电磁屏蔽;所述专用连接线的线束部分有电磁屏蔽,两端的接线端子分别与专用测温探头的温度信号引出端子和温度测量显示仪的温度信号引入端子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在满足装置测量温度最高达到260℃和测温精度达到0.1℃的前提下,可以选用各种三线制热敏电阻,各种四线制热敏电阻
优选的,耐热绝缘材料棒的材质,可以选用聚四氟乙烯,也可以选用使用温度达到300℃的耐热绝缘陶瓷。
优选的,耐高温导热介质的最底保证使用温度大于300℃。
优选的,专用温度测量显示仪的测温精度达到0.1摄氏度,要求能同时测量和显示5个以上测点的测量温度。
优选的,所述外管为一端闭口的薄壁不锈钢管,其外径8.6-9.2mm、内径为8.0-8.6mm、长度为2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5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缸温传感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测量微小温度变化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