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自动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5313.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4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中经纬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4 | 分类号: | B65H54/54;B65H54/70;B65H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盘 从动盘 固定盘 螺纹孔 电机 固定支架 绕线装置 转轴连接 变频器 连接孔 转轴 半自动设计 本实用新型 多根立柱 工作效率 固定孔套 人工成本 固定孔 可拆装 凸出部 转动轴 捆扎 立柱 绕制 皮带 成型 美观 穿过 节约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绕线装置,包括电机,基座和卷绕盘,基座上设置有电机,变频器和固定支架,电机与变频器相连接,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转轴,电机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转轴上设置有卷绕盘和凸出部,卷绕盘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螺纹孔,卷绕盘包括从动盘和固定盘,从动盘通过第一螺纹孔与转轴连接,从动盘上设有多根立柱,固定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套设在第一螺纹孔上,固定盘上设有连接孔,立柱的顶端穿过连接孔。通过半自动设计,由原先的两人操作变为一人即可操作,操作简单,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可拆装的卷绕盘,在绕制完毕后可方便灵活地捆扎和取线,且成型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机是在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经牵伸、加捻、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现有的纺机设备机身长,机头与机尾间的通讯线缆需要根据设备锭数测量长度加工制作好后盘放于电气箱内。由于通讯线缆的长度随细纱机的机种和锭数各不相同,依靠人工卷绕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大,成型不美观,而且浪费时间,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方便、简捷的半自动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自动绕线装置,包括电机,基座和卷绕盘,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电机,变频器和固定支架,所述电机与变频器相连接,变频器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电机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接,通过电机转动轴的转动进而通过皮带带动转轴转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卷绕盘,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卷绕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卷绕盘包括从动盘和固定盘,所述从动盘通过第一螺纹孔与转轴连接,所述从动盘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多根立柱,立柱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套设在第一螺纹孔上,所述固定盘边缘处对应从动盘立柱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立柱的顶端穿过连接孔,并通过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螺纹,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使卷绕盘固定连接在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两侧设置有手柄,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使卡扣固定连接在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4根。
优选的,所述卷绕盘的从动盘贴近转轴的凸出部,所述卷绕盘的固定盘贴近卡扣,卡扣和转轴的凸出部将卷绕盘固定在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半自动设计,由原先的两人操作变为一人即可操作,操作简单,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可拆装的卷绕盘,在绕制完毕后可方便灵活地捆扎和取线,且成型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绕盘从动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绕盘从动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卷绕盘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基座;3.卷绕盘;4.变频器;5.固定支架;6.转轴;7.转动轴;8.皮带;9.凸出部;10.第一螺纹孔;11.卡扣;12.第二螺纹孔;13.手柄;14.从动盘;15.固定盘;16.立柱;17.固定孔;1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中经纬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晋中经纬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5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