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通道上盖上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2138.2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5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守培;郑伟成;张云超;冯志强;孙竺炜;王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5/08 | 分类号: | B29C65/08;B29C65/7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通道 上盖 本实用新型 供膜机构 上料机构 上料系统 翻转 合盖 焊接 过滤器 超声焊接 传统医疗 日常生产 生产效率 自动上盖 输液器 切膜 上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上盖上料系统,包括双通道供膜机构(1)、双通道上盖膜切焊机构(2)、翻转合盖机构(3)、双通道上盖上料机构(4)以及支座(5);双通道供膜机构(1)、双通道上盖膜切焊机构(2)、翻转合盖机构(3)、双通道上盖上料机构(4)均设置在支座(5)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双通道自动上盖上料,生产效率高,结构合理,质量可靠,是对传统医疗输液器生产线的一次重大革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过滤器全自动上盖上料及切膜焊接,日常生产无需专人操作。本实用新型使用超声焊接,焊接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系统,具体地,涉及双通道上盖上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实现输液器上盖和上盖膜连续供料以及上盖膜切焊功能的自动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过滤器生产均采用手工单机操作工艺。缺乏自动化规模化生产设备,随着人员成本提高、手工操作难免热源污染控制、人员管理难度大等弊端的出现,在大批量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易产生质量稳定性差、成本偏高的问题。故迫切需要医用精密输液过滤器超声焊接组装系统,来代替人工单机和低速单一功能设备。
医用输液过滤器生产流程为:上下盖注塑成型、过滤膜机械冲切、人工装配、超声波塑料焊接、人工产品检测检验、包装灭菌。本实用新型重点解决了医用过滤器上下盖装配过程中上盖上料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通道上盖上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通道上盖上料系统,包括双通道供膜机构1、双通道上盖膜切焊机构2、翻转合盖机构3、双通道上盖上料机构4以及支座5;
双通道供膜机构1、双通道上盖膜切焊机构2、翻转合盖机构3、双通道上盖上料机构4均设置在支座5上。
优选地,双通道供膜机构1包括料盘机构6、第一膜导向轮7、钣金框架8、固定横梁9、第二膜导向轮10、膜动力轮11、膜压轮13、伺服电机14、按钮开关15、皮带16、皮带轮17、涨紧轮18、传动臂19、涨紧弹簧20、阻尼器21;
双通道供膜机构1的钣金框架8两边通过固定横梁9与双通道上盖膜切焊机构2的两个电缸基座25连接固定;钣金框架8下端固定在支座5的供膜框架支撑板44上;料盘机构6位于双通道供膜机构1的上部,两个料盘机构6各自安装一个阻尼器21,带编码器的第一膜导向轮7位于双通道供膜机构1的上部,第二膜导向轮10位于双通道供膜机构1的下部;
膜压轮13和膜动力轮11的配合能使得膜12以一定张力行进,作为减速器的伺服电机14主要通过皮带16、皮带轮17及涨紧轮18驱动膜动力轮11进行伺服运动;涨紧弹簧20主要通过带动传动臂19、膜压轮13给膜12提供一定的摩擦力。
优选地,双通道上盖膜切焊机构2包括焊接头22、焊接头夹具23、电缸24、电缸基座25;在两个电缸基座25上分别装上电缸24及焊接头夹具23,通过焊接头夹具23将焊接头22稳定夹持住。
优选地,双通道上盖上料机构4包括上盖26、上盖前推板27、上限位片28、上盖轨道29、滑台气缸30、顶升气缸31、上盖上料基座32、气缸接头34、螺钉35、上盖顶升块36;
双通道上盖上料机构4的两个上盖轨道29位于上盖上料基座32两侧,上盖26沿着上盖轨道29平移,穿过上限位片28到达上盖顶升块36上方的方槽内,通过上盖顶升块36顶到上盖前推板27上,两个上盖轨道29中间的滑台气缸30用于推动上盖前推板27前后移动;上盖顶升块36通过螺钉35、气缸接头34连接顶升气缸31;
双通道上盖上料机构4还包括:限位调节螺丝33;限位调节螺丝33通过螺纹孔固定在上盖上料基座32上,通过螺纹的旋进来调节上盖夹具42的位置,对上盖夹具42位置进行限制,使得上盖26能推到上盖夹具4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2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通道上下盖合体焊接系统
- 下一篇:双面胶覆胶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