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及风冷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21971.5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信;周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4 | 分类号: | F25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魏雪梅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冰箱 出风口 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 耗电量 射程 整机 冷空气 出风口位置 冷空气出口 顶部设置 冷却区域 内部空气 送风结构 综合结果 出风端 进风端 均匀性 纵截面 渐缩 送风 筒状 风速 喷射 冰箱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冰箱送风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及风冷冰箱。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的本体顶部设置一个以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呈筒状,所述出风口的纵截面面积自进风端至出风端渐缩。本实用新型中在整机耗电量不改变情况下,通过优化出风口形状,增大了冷空气出口风速;通过设计出风口位置,进一步提高冷空气的射程;以上两点综合结果,能够使整机耗电量不改变时,提高送风喷射射程,增大冷空气的冷却区域,增强冰箱内部空气温度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冰箱送风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及风冷冰箱。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采用风冷设计,利用空气进行制冷,高温空气流经内置的蒸发器(与冰箱内壁分开)时,由于空气温度高、蒸发器温度低,两者直接发生热交换,空气的温度就会降低。同时,冷气被吹入冰箱,通过这种不断的循环方式,来降低冰箱的温度。风冷冰箱不会像直冷冰箱那样内部总是湿漉漉的,食物相互之间也不会粘连不清。而且,风冷冰箱会有不断循环的冷风,再经过除臭系统的过滤,内部的气味也会持久的保持清新,不会再有那种刺鼻的“冰箱味”。因此广受欢迎。
不过,风冷冰箱传统的出风口就是在板上开口,这种出风口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但同时存在较多的缺点:1)送风速度直接由风机转速决定,当风机转速较低时,送风速度小,冷风衰减快,不能对间室内距离风口较远的区域充分冷却,造成冰箱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影响用户体验。当提高送风风速时,则要求提高风机的转速,增加了耗电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及风冷冰箱,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冷冰箱的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的本体顶部设置一个以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呈筒状,所述出风口的纵截面面积自进风端至出风端渐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渐缩的方式为流线型渐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渐缩的方式满足:自所述进风端至所述出风端,所述出风口的纵截面变化与气流体积变化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当所述出风口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出风口等间距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出风口的一个侧壁与所述风冷冰箱的内胆内表面的平整度相同,以贴合所述内胆内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内胆内表面为所述风冷冰箱内胆的内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出风口的侧面由平面和曲面围成,所述平面为用于贴合所述风冷冰箱内胆内表面的贴合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曲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冷冰箱,其包括上述的送风装置和冰箱本体,所述冰箱本体内设置内胆,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口穿过所述内胆,且送风装置的上侧面与所述内胆的内顶面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送风装置安装在内胆和冰箱壳体之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送风装置的出风口为筒状,出风口纵截面面积自进风端至出风端渐缩,空气在流经出风口时,体积压缩,风速增大,提高冰箱的送风速度和送风射程,使冰箱内部气流温度分布更均匀。
在整机耗电量不改变情况下,通过优化出风口形状,增大了冷空气出口风速;通过设计出风口位置,进一步提高冷空气的射程;以上两点综合结果,能够使整机耗电量不改变时,提高送风喷射射程,增大冷空气的冷却区域,增强冰箱内部空气温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1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