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沉检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8302.2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鞠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爱萍 |
主分类号: | G01N15/05 | 分类号: | G01N15/05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管体 隔板 外套管 端板 空腔 活动球 检测管 上端 样品污染 一端设置 锥形通孔 自动密封 插接孔 刻度线 拔出 侧壁 插接 球囊 吸入 血液 检测 | ||
一种血沉检测管,包括透明管体,透明管体侧壁设有刻度线,透明管体上端与外套管插接,外套管内设置隔板,隔板与透明管体上端接触,隔板中部开设锥形通孔,外套管远离透明管体的一端设置端板,端板上开设插接孔,隔板与端板之间的外套管内形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活动球,活动球能够在空腔内活动。使用操作方便,吸入血液后拔出球囊可自动密封,样品污染风险小、检测准确可靠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沉检测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血沉检测管。
背景技术
血沉检测是指将待测血液加入抗凝剂后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现有技术中,目前实验室普遍采用的血沉管一般为全长300毫米、沿管体长度方向的刻度线是200毫米、管体内径是2.55毫米、管体外径是 5毫米、两端相通的玻璃管。所采用的血沉检测方法为:在采血管(采血管中的血液已与防凝剂混匀)中插入血沉管,用吸球在血沉管上端将采血管中的血液吸入血沉管,到达血沉管零刻度位置,用手封住血沉管上端口,将血沉管移出采血管并铅锤放置于血沉架上,此时释放血沉管上端口,由血沉架上的胶垫自然密封住血沉管下端口,1小时后在血沉管管体的刻度线上读取数据,即完成一位病人的一次血沉检验。此操作要求操作人员操作熟练且浪费人手、浪费时间,若血沉检测标本数量多时短时间内无法处理;在释放血沉管上端口放入血沉架的时候容易出现底部漏液,无法保证血液始终在血沉管零位,操作时血液样本也容易被污染。
目前也有几种改进方法:主要是利用内径均匀且两端开口的合成树脂管代替玻璃血沉管,在管内设活塞,通过向一侧拉动活塞使血液到达管子指定刻度;但是,树脂材料无法达到玻璃的光滑度,对测量准确性有影响;同时,活塞拉杆长度较长,提拉到位后需要去掉多余部分,操作不方便并且易使活塞部偏离0刻度位置,影响检测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操作方便、样品污染风险小、检测准确可靠的血沉检测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透明管体,透明管体侧壁设有刻度线,透明管体上端与外套管插接,外套管内设置隔板,隔板与透明管体上端接触,隔板中部开设锥形通孔,外套管远离透明管体的一端设置端板,端板上开设插接孔,隔板与端板之间的外套管内形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活动球,活动球能够在空腔内活动,活动球的直径大于锥形通孔的最小直径,插接孔内安装插接管,插接管下端与插接孔插接配合,插接管上部设置球囊,插接管与球囊内部连通。所述活动球包括金属内芯,金属内芯外周包裹橡胶层。所述活动球与端板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球囊是扁球状球囊,球囊内部设置圆环形骨架,圆环形骨架与插接管对应的位置开设导气孔,扁球状球囊的两个弧形面之间设置第二弹簧。外套管内壁上与透明管体外壁接触的位置设置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操作方便,吸入血液后拔出球囊可自动密封,样品污染风险小、检测准确可靠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图3中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爱萍,未经鞠爱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8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色浆粒径检测仪
- 下一篇:电荷感应式飞灰含碳在线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