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蓄热式电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6147.0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6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韩雪东;黄月林;王德旭;廖泓斌;任敏;陈勇;陈闪毅;孟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式电暖器 驱动装置 出风装置 架体 转动 通电 本实用新型 多个叶片 间隔设置 控制叶片 散热效果 出风口 可转动 出风 断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蓄热式电暖器,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装置包括:架体,固定设于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口处;驱动装置;多个叶片结构,分别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具有在所述驱动装置通电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的第一状态,及在所述驱动装置断电时能够在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转动的第二状态。通过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是否通电,可以控制叶片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从而既能够加强散热效果,又能够实现对出风方向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蓄热式电暖器。
背景技术
蓄热式电暖器是北方煤改电中常用的一种取暖设备。其在夜间电网低谷时段使用低价电能进行发热并将热量储存起来。白天电网高峰时段,通过释放夜间储存的热量来进行取暖,而不需要接入电网。从而达到降低取暖费用和平衡电网负载的目的。
蓄热电暖器放热时,冷空气从电暖器下方进风口进入电暖器内部,经与蓄热腔换热之后,热空气从电暖器上方的出风口流出,冷热气流循环对流,实现室内升温取暖的目的。
传统的蓄热式取暖器中,出风口一般为壳体上开的一列长条孔,这种出风结构无法调节出风方向和加强散热。为此,现有一种蓄热式取暖器,在靠近出风口处设有多个风机,通过风机转动可以加强散热,但是这种出风结构无法调节出风方向,且风机成本高。现有另一种蓄热式取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蓄热腔室,在壳体的顶部设有与蓄热腔室连通的出风口,出风口上设有风向调节叶片,可控制热风的风向。但是这种出风结构,只能调节出风角度,并不具有加强散热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结构或者无法调节出风方向或者散热效果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兼具调节风向和加强散热效果的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装置及蓄热式电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装置,包括:
架体,固定设于蓄热式电暖器的出风口处;
驱动装置;
多个叶片结构,分别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具有在所述驱动装置通电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的第一状态,及在所述驱动装置断电时能够在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转动的第二状态。
所述叶片结构包括:
转轴,至少一端与所述架体可转动连接;
叶片,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各个所述转轴互相平行。
各个所述转轴的轴线共面。
各个所述转轴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所述出风口的朝向垂直。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动力装置,具有在所述动力装置通电时输出旋转动力的动力输出轴;
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并与各个所述转轴在所述叶片同一侧的端部接触以带动各个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多个带轮,分别固定套设于各个所述转轴的对应端部上;
传送带,一端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套设于远离所述动力输出轴的所述转轴对应的所述带轮上;且所述传送带与各个所述转轴上的所述带轮分别接触。
所述架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件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件可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板件的方向伸出所述第二板件,各个所述带轮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转轴伸出所述第一板件的部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6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堆肥车间供暖的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蓄热式电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