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2939.0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平;廖鹏;王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统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4;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电连接 正极端 锂电池组 负极端 本实用新型 并联系统 低速车 锂电池 并联 并联使用 负极端电 负极接线 正极接线 烧坏 大电流 电压低 通讯线 打火 有压 串联 输出 检测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包括锂电池组,锂电池组分为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正极接线,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端,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三电池组的正极端,第三电池组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一负极接线,且第三电池组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端,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端。本实用新型在对锂电池组的串联转并联时,先通过锂电池组的通讯线去检测单个电池组的电压,发现有压差时,会先关闭电压低的电池组的输出,再去并联时保护电池组及电池组内的BMS不会烧坏,产生大电流打火,从而实现多个电池组的并联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组的使用过程中,各个电池组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电压差,在电池组的充电或者放电时,容易出现电流倒灌的现象,导致电池组内BMS烧坏,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速车用锂电池并联系统,包括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分为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端电连接正极接线,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三电池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三电池组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一负极接线,且第三电池组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端同时电连接第一电池组的负极端;
所述第一电池组输入端通过通讯线电连接第二电池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池组输入端通过通讯线电连接第三电池组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池组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二电池组正极端,所述第二电池组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三电池组的正极端,所述第三电池组另一个负极端电连接第二负极接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负极接线和第二负极接线分别安装在真空控制盒的上端,所述真空控制盒内设有空腔,该空腔内滑动设有电极滑块,所述电极滑块通过电线电连接第三电池组负极端,所述电极滑块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空腔内壁两端均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铁,位于同侧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通过拉簧固定连接,所述电极滑块的上端设有电极接触片,所述电极接触片分别与第一负极接线和第二负极接线下端的电极片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真空控制盒底端设有安装底板,所述真空控制盒上端设有真空抽口,所述真空抽口上设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电极滑块底端设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滑动卡接在真空控制盒内底端的燕尾槽内。
优选的,所述拉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电极滑块两侧,且该两个拉簧均处于拉伸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对锂电池组的串联转并联时,先通过锂电池组的通讯线去检测单个电池组的电压,发现有压差时,会先关闭电压低的电池组的输出,再去并联时保护电池组及电池组内的BMS不会烧坏,产生大电流打火,从而实现多个电池组的并联使用;
2、在进行并联的转换时,通过启动位于第二负极接线一侧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两个电磁铁通电后,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排斥,从而使电极滑块向第一负极接线的一侧滑动,并使电极接触片与第一负极接线接通,从而完成并联电路的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并联系统中并联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并联系统中串联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真空控制盒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统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统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2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压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耳折弯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