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均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2933.3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5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角度控光智能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采样控制电路 基准电压 均流电路 输出负载 两端产生电压 本实用新型 输出电压降 输出 电源输出 反馈电路 功率损耗 控制信号 输出电流 转换电源 检流器 控制端 带载 电源 供电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均流电路,开机上电时,由转换电源输出端的辅助VCC给电流采样控制电路供电,同时提供基准电压。当电源输出带载时,电流流经输出负载时,会在检流器两端产生电压降,每一路输出的电流采样控制电路会将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其中去反馈电路控制端都并联在一起。只要有其中一路输出电流偏大,那么这一路的电流采样控制电路就会把输出电压降下来,以保证每一路输出负载的电流都不会超过设定的最大值;且所控制信号的都是小信号,没有功率损耗,并没有改变电源的拓朴结构,大大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恒流开关电源领域,尤指一种新型均流电路。
背景技术
现技术中均流电路一般采用以下方案的结构:
方案一:把多个负载直接并联,然后联接于电源的输出端,不作均流控制。(见附图1)
方案一有以下缺点:1、当其中一个负载损坏,电源的输出损耗会均分加在其它负载上。导致其它负载的工作电流增加。随着工作时间增长,负载上的热量会积累,造成其它负载的损坏。2、由于每一路的负载等效了阻抗不会完全一致,所以每一路负载的电流不可能一样大,所以电流最大的负载损坏的机率会相当高。3、由于负载的等效了阻抗不会完全一致,所以在使用时就要对负载进行精确配对挑选使用,严重浪费工时及人力资源。
方案二:在恒压电源输出端与负载端,分别串联多个独立的恒流模块电路,或者是集成多个独立模块电路的恒流电源。(见附图2)
方案二有以下缺点:1、电路复杂;2、成本高;3、电源体积大,功率密度低,不适合小型化设计;4、电源由于是两级转换,所以输出的转换效率低;5、因为电源转换效率低,所以电源内部的温度很高;6、电源温度升高,会导致电源内部铝电解电容的寿命减短,直接影响电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均流电路,通过采用了多个电流采样控制电路,且它们的输出控制端都并联在一起。只要有其中一路输出电流偏大,那么这一路的电流采样控制电路就会把输出电压降下来,以保证每一路输出负载的电流都不会超过设定的最大值,且所控制信号的都是小信号,没有功率损耗,并没有改变电源的拓朴结构,大大节省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均流电路,包括转换电源、反馈电路、波形转换控制电路、若干个负载、与负载数量对应的检流器、与负载数量对应的电流采样控制电路;其中若干个负载的一端分别与转换电源的输出正极端连接,所述若干个负载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检流器的输入端连接,且每个检流器的输出端均与转换电源的输出负极端连接;其中每个电流采样控制电路均设有用于接收转换电源的基准电压信号的基准电压输入端、用于接收检流器电压信号的负载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至反馈电路的去反馈电路控制端;其中所负载电压输入端接收检流器两端的电压信号,所述基准电压输入端与转换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去反馈电路控制端与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波形转换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波形转换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与转换电源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流采样控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电阻R0,其中电阻R0的一端连接在检流器的输入端,且所述电阻R0的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转换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并接收基准电压信号,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具体型号为LM324。
进一步,所述电流采样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D1,其中所述三极管D1的B极与检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E极与检流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三极管D1的C极与与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角度控光智能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角度控光智能照明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2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节能输入整流防浪涌电流电路
- 下一篇:一种旋钮装置及厨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