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船用仪表通信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7905.2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3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宏涛;魏述花;刘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4 | 分类号: | H01B11/04;H01B11/10;H01B7/02;H01B7/04;H01B7/22;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芯 绕包层 云母带层 主线芯 挤包 绕包 绝缘层 低烟无卤阻燃护套 外部 导体 船用仪表 通信电缆 内护套 外护套 成缆 节距 泄露 本实用新型 绞合成缆 无卤低烟 线芯外部 由内向外 阻燃带 搭盖 对绞 护套 双节 退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船用仪表通信电缆,其要点是:包括7根线芯、绕包层、内护套和外护套。7根线芯绞合成缆。7根线芯的结构相同,均包括2根主线芯、1根泄露线、线芯第一绕包层和线芯第二绕包层。2根主线芯采用50%半退扭恒节距双节距对绞后拖1根泄露线成缆,相邻对之间的节距相差1倍至2倍的线芯直径。2根主线芯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云母带层和绝缘层。云母带层绕包在导体外部,绝缘层挤包在云母带层的外部。绕包层采用无卤低烟阻燃带绕包在成缆的7根线芯外部,绕包搭盖率为25%至35%。内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挤包在绕包层的外部。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挤包在内护套的外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火船用仪表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船舶工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工程,未来十年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船舶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作为船舶配套的电器仪表技术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对与之配套的仪表电缆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船舶上的空间有限,对电缆的体积要求越小越好;同时由于在船舶上使用,对电缆的安全性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耐火性能较好的使用安全的耐火船用仪表通信电缆。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火船用仪表通信电缆,其结构特点是:包括7根线芯、绕包层、内护套和外护套。7根线芯绞合成缆。7根线芯的结构相同,均包括2根主线芯、1根泄露线、线芯第一绕包层和线芯第二绕包层。2根主线芯采用50%半退扭恒节距双节距对绞后拖1根泄露线成缆,相邻对之间的节距相差1倍至2倍的线芯直径。2根主线芯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导体、云母带层和绝缘层。云母带层绕包在导体外部,绝缘层挤包在云母带层的外部。绕包层采用无卤低烟阻燃带绕包在成缆的7根线芯外部,绕包搭盖率为25%至35%。内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挤包在绕包层的外部。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挤包在内护套的外部。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铠装层。铠装层由直径为0.20毫米至0.30毫米的铜丝编织在内护套的外部,其编织覆盖率为80%至90%。外护套挤包在铠装层的外部。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主线芯的云母带层包括内云母带和外云母带。所述的内云母带和外云母带都是一面是玻璃层面,另一面是聚酯带层面;所述的内云母带绕包在导体外,且玻璃层面向内;外云母带外绕包在内云母带上,且聚酯带层面向内。内云母带和外云母带无缝重叠绕包。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主线芯的导体采用5类导体正规绞合而成。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主线芯的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挤包在导体外,第二绝缘层挤包在第一绝缘层外。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主线芯的绝缘层的第一绝缘层采用交联聚烯烃材料制成。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主线芯的绝缘层的第二绝缘层采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制成。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主线芯的线芯第一绕包层采用铝塑带绕包在成缆的2根主线芯和1根泄露线外部,铝塑带的铝面朝内并与泄露线接触电连接,绕包搭盖率为25%至35%。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主线芯的线芯第二绕包层采用聚酯带绕包在线芯第一绕包层的外部,绕包搭盖率为25%至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7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轴视频复合型架空绝缘控制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电缆冷却循环排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