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触电型电源插座的金属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4279.1 | 申请日: | 2018-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朱成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冬;朱成富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15;H01R24/20;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棚滔 |
地址: | 40404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片 中间电极片 金属电 对称 电源插座 插头 防触电 矩形孔 上端 挂杆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弹性恢复力 弹簧两端 弹簧组成 电性接触 使用寿命 拔插 弹簧 套在 贴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触电型电源插座的金属电芯,金属电芯由电极片、中间电极片和弹簧组成,所述电极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电极片下端设有张脚,电极片上端对称设有挂杆,所述中间电极片下端对称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中间电极片下端的张脚插入矩形孔中,弹簧两端分别套在两个电极片上端的挂杆上,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两个电极片紧紧贴附在中间电极片两侧,提高了插头的拔插使用寿命,且使插头的电性接触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插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触电型电源插座的金属电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源插座内部的结构,都是采用导电金属片直接卡合在塑料件的内部,然后被封装,属于拔插直接接触导电式工作原理。
目前的导电金属片都是直接采用黄铜板材冲压成型,随着插头的拔插次数的增多,导电金属片都会出现松动,导致插头插入插座后,电性接触不良,影响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因为导电金属片的松动,所以得更换整个插座,降低了插座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触电型电源插座的金属电芯,提高了插头的拔插使用寿命,且使插头的电性接触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触电型电源插座的金属电芯,金属电芯由电极片、中间电极片和弹簧组成,所述电极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电极片下端设有张脚,电极片上端对称设有挂杆,所述中间电极片下端对称设有两个矩形孔,所述中间电极片下端的张脚插入矩形孔中,弹簧两端分别套在两个电极片上端的挂杆上,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两个电极片紧紧贴附在中间电极片两侧。
优选的,所述电极片采用铜板折叠而成。
优选的,所述中间电极片采用黄铜板材冲压而成。
优选的,所述电极片侧面设有导电接触银点。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防触电型电源插座的金属电芯,电器件的插头插入金属电芯中,插头上的金属部分将中间电极片上端张开,同时插头上的金属部分在插入力的作用下将中间电极片两侧对称的电极片张开,此时两侧的电极片分别绕着下端的张脚向外侧转动,弹簧被进一步拉伸,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两侧的电极片与插头上的金属部分牢牢接触,不会像传统的插座拔插次数多了就会出现导电金属片松动,导致插头插入插座后,电性接触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插头的拔插使用寿命,且使插头的电性接触稳定可靠。
所述电极片采用铜板折叠而成,所述中间电极片采用黄铜板材冲压而成,都采用一次成型操作,结构稳定;所述电极片侧面设有导电接触银点,保证了电性接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金属电芯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中间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
50、电极片;50-1、张脚;50-2、挂杆;51、中间电极片;51-1、矩形孔;5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防触电型电源插座的金属电芯,提高了插头的拔插使用寿命,且使插头的电性接触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冬;朱成富,未经刘冬;朱成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4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线端子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触点的耐高强振插针接触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