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2161.5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3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管幼平;韦金平;田克勤;李增润;贾磊;剌志勇;李朋;郭艳;史文娟;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4 | 分类号: | D01H5/74;D01H1/22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0601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轴 罗拉 后罗拉 挡圈 隔圈 轴承 环锭细纱 本实用新型 轴承设置 挡圈槽 第二轴 第一轴 联接键 机组 安装方便 独立传动 三通道式 装置结构 牵伸区 粗纱 锭子 键槽 喂入 关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它是由芯轴,第一轴用挡圈,第一轴承,第一隔圈,联接键,第一罗拉,第二罗拉,第三罗拉,第二轴用挡圈,第二轴承,第二隔圈所组成,第一轴用挡圈设置在芯轴一侧的挡圈槽中,第一轴承设置在芯轴上,第一罗拉设置在第一轴承上,第一隔圈设置在芯轴上,联接键设置在芯轴的键槽中,第二轴用挡圈设置在芯轴上,第二轴承设置在芯轴上,第三罗拉设置在第二轴承上,第二隔圈设置在芯轴另一侧的挡圈槽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通道式的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每一个锭子对应一组本装置,三根后罗拉各自独立传动,对应的粗纱喂入牵伸区互不关联;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锭细纱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主要是应用于环锭细纱机的色纺领域,多是把同一个摇架的相邻两锭设计为一组,呈以摇架为中心的对称结构,因此,摇架两边的粗纱排列位置也呈对称结构。而环锭细纱机在把粗纱变为细纱的过程中,对于单锭而言,在前罗拉的加捻三角区,Z捻向时,位于右边的絮条总是在包裹位于左边的絮条;S捻向时,位于左边的絮条总是在包裹位于右边的絮条;无论环锭细纱机在进行Z捻向纺纱,还是S捻向纺纱,因为后面的组合式罗拉为对称结构,相邻两锭总会因为包裹顺序的问题出现细纱外观、品质、颜色不一致的问题。而且双层套合对称式的组合式后罗拉,加工难度大、装配难度大,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罗拉是三通道式的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每一个锭子对应一组本装置,三根后罗拉各自独立传动,对应的粗纱喂入牵伸区互不关联;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从机械结构上保证了所有锭子对应的三根粗纱排列顺序一样,纤维絮条在前罗拉下面的加捻三角区包裹的次序一样、细纱外观品质一致,当进行色纺时,所有锭子对应的细纱颜色一样,消除因为组合式后罗拉的对称结构而出现相邻两锭细纱品质不一样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它是由芯轴,第一轴用挡圈,第一轴承,第一隔圈,联接键,第一罗拉,第二罗拉,第三罗拉,第二轴用挡圈,第二轴承,第二隔圈所组成,第一轴用挡圈设置在芯轴一侧的挡圈槽中,第一轴承设置在芯轴上,第一罗拉设置在第一轴承上,第一轴承和第二罗拉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圈,第一隔圈设置在芯轴上,联接键设置在芯轴的键槽中,第二罗拉通过联接键与芯轴连接,第二罗拉和第二轴承之间设置有第二轴用挡圈,第二轴用挡圈设置在芯轴上,第二轴承设置在芯轴上,第三罗拉设置在第二轴承上,第二隔圈设置在芯轴另一侧的挡圈槽中。
所述第一罗拉、第二罗拉和第三罗拉设置在同一芯轴上,且相互之间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是一种后罗拉为三通道式的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每一个锭子对应一组本装置,三根后罗拉各自独立传动,对应的粗纱喂入牵伸区互不关联;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从机械结构上保证了所有锭子对应的三根粗纱排列顺序一样,纤维絮条在前罗拉下面的加捻三角区包裹的次序一样、细纱外观品质一致,当进行色纺时,所有锭子对应的细纱颜色一样,消除因为组合式后罗拉的对称结构而出现相邻两锭细纱品质不一样的问题。
其中,所述第一轴用挡圈和第二轴用挡圈保证了所有零件在芯轴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保证了第一罗拉和第三罗拉在围绕芯轴的转动灵活;所述的联接键保证了第二罗拉和芯轴的径向固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锭细纱机组合式后罗拉装置的平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2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纤维后纺牵伸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燕尾槽调节气缸行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