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式推杆推动转盘旋转的冲压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0974.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4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应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超越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8 | 分类号: | B21D22/08;B21D28/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转盘 活动式推杆 直线动力 底盘 本实用新型 推杆机构 转盘旋转 冲压 治具 活动空间 交替过程 斜面设计 有效减少 轴销连接 转盘边缘 传统的 固定式 干涉 横杆 插接 冲头 端头 销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式推杆推动转盘旋转的冲压治具,包括:转盘、冲头、底盘、转盘和推杆机构;推杆机构包括:直线动力杆、推杆和销轴;其推杆插接于直线动力杆的端头内,轴销连接直线动力杆和推杆,使推杆在前进和后退的交替过程中,推杆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形成活动式推杆,避免了传统的固定式推杆容易挂到转盘或底盘的问题;其“L”型结构的设计,有效避免了推杆与转盘之间的干涉;其横杆的斜面设计,有效减少了推杆在后退时硬刮转盘边缘的问题。借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杆,结构、原理简单,容易实现,且能够有效避免推杆与转盘、底盘之间的硬挂硬和干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盘旋转式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式推杆推动转盘旋转的冲压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旋转式流水线作业已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对小工件的冲压、打孔等作业,旋转式作业具有效率高的优点;在转盘旋转方面,一般采用运动机构里面的推杆推动转盘的边缘,从而使转盘旋转一定的角度。
但采用普通的推杆推动转盘,在推杆空行程地前进或推杆退回的过程中,推杆往往会硬挂到转盘,而导致转盘上的工位中心发生偏离,这样严重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活动式推杆推动转盘旋转的冲压治具,使推杆在推动转盘和回正的整个过程中,推杆与转盘之间不会产生硬挂硬和干涉的情况,具体为:①采用杠杆活动形式,是用销轴穿过推杆,以销轴为分界线,推杆被分割成两部分,重的一部分由于自重而落置于底盘上,轻的一部分则相应上翘,且轻的一部分被上方的螺栓顶住,该螺栓是固定于指向动力杆上,且穿过直线动力杆的环壁,该螺栓固定的位置为推杆绕销轴旋转而预留了一定的旋转角度空间;则,推杆在后退的过程中,只是从转盘的边缘活动地划过,由于转盘是被其中心的弹簧压紧的,所以转盘不会被推杆带动;②将推杆设计成“L”型结构,避免“L”型结构与转盘之间的干涉,该“L”型结构的横端接触并推动转盘,且在“L”型结构的横杆靠近销轴的面为斜面,且靠近转盘的所有面的边缘进行圆角,使“L”型结构容易退回,同时减少“L”型结构在底盘上运动时的摩擦力;总之,本实用新型从推杆的结构形式上和底盘的结构上进行巧妙设计,解决了推杆与底盘之间的硬刮问题和推杆与转盘之间的干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式推杆推动转盘旋转的冲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底盘和推杆机构;所述转盘同轴紧贴于底盘上;所述推杆机构置于转盘的边缘处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推杆机构包括:直线动力杆、推杆和销轴;所述推杆一端落置于底盘上而另一端采用所述销轴铰接于直线动力杆的端头;以销轴的中心轴为分割线,所述推杆远离直线动力杆的部分的重量大于靠近直线动力杆的部分的重量;所述推杆远离直线动力杆的端头自动落置于底盘的边缘上,且该端头随推杆机构做往复直线运动而推动转盘旋转,冲头在转盘旋转之后进行冲压。
其中,所述直线动力杆上的被推杆插接的部位设有具有螺纹的通孔,该通孔内固定有穿过直线动力杆的内壁的螺栓。
其中,所述直线动力杆的外壁上邻近轴销的面为平面。
其中,所述转盘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L”型缺口;所述推杆为“L”型整体结构,包括:插接于直线动力杆的直杆和垂直于直杆的横杆,所述直杆与转盘之间不接触;在推杆推动转盘时,所述横杆远离销轴的侧面与“L”型缺口的过转盘中心轴的面相抵触。
其中,所述横杆靠近销轴的面为斜面,该斜面的四周均设有圆角;所述直杆与底盘接触的面的四周均设有圆角;所述底盘上被横杆和直杆经过的部位由斜面和平面组成,且斜面与平面之间设有圆角。
其中,所述直杆的靠近转盘的侧面为波浪形面,在横杆推动转盘时,所述波浪形面凹进去的最低点与转盘边缘凸出的最高点的连线的延长线通过转盘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超越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超越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0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