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状腺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8849.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君;曾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吸气管 压缩筒 引流管 橡胶套 甲状腺 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单向气阀 气囊内部 插放 竖直 负压环境 流通气体 内部气压 上端固定 液体引流 插头 采样管 弹性夹 吊挂 排出 上套 针管 气压 紧贴 连通 病床 穿过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状腺负压引流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上端固定对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左侧竖直插放有引流管,所述连接块上右侧竖直插放有吸气管,所述连接块上套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包裹紧贴着连接块,同时引流管与吸气管均穿过橡胶套。本实用新型引流管一端对接针管插头的采样管,另一端对接气囊,并且使得气囊通过弹性夹固定吊挂在病床上,然后将压缩筒通过吸气管连通着气囊,然后踩压压缩筒,则压缩筒内的气体依靠第二单向气阀单向向外流动,同时依靠第一单向气阀单向向压缩筒内部流通气体,而通过吸气管将气囊和引流管内的气体吸走排出,实现气囊内部为负压环境,然后依靠人体内部气压大于气囊内部气压,实现液体引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状腺引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甲状腺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甲状腺内由于病变而产生一些积液时,会需要使用引流管插入甲状腺病变位置处,然后通过引流管将积液引流排至引流瓶中,从而完成基本的医治工作;
一般甲状腺引流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般甲状腺引流装置的引流管只是简单地将积液导至引流瓶中,而病人是否感染需要采样化验,医护人员无法在引流过程中从一般的引流管和引流瓶采样,不够便捷,同时一般的引流瓶一般都是玻璃制成的,摆放在地上容易碰倒,并且需要连接机器设备维持负压,资源消耗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状腺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甲状腺引流装置的引流管只是简单地将积液导至引流瓶中,而病人是否感染需要采样化验,医护人员无法在引流过程中从一般的引流管和引流瓶采样,不够便捷,同时一般的引流瓶一般都是玻璃制成的,摆放在地上容易碰倒,并且需要连接机器设备维持负压,资源消耗成本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甲状腺负压引流装置,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上端固定对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左侧竖直插放有引流管,所述连接块上右侧竖直插放有吸气管,所述连接块上套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包裹紧贴着连接块,同时引流管与吸气管均穿过橡胶套,所述引流管的外端头处通过螺纹交接有采样管,所述采样管上端竖直固接有针管插头,所述采样管的右侧倾斜固接有对接管且对接管与采样管连通,所述吸气管的外端头处设置有压缩筒,压缩筒由弹性塑料胶制成且压缩筒的侧壁为波浪弯折形,所述压缩筒的下端水平固接有支撑板,所述压缩筒的上端固接有踏板且吸气管的外端头穿过踏板穿入压缩筒内部,所述吸气管穿入压缩筒内部的端头处固接有第一单向气阀且第一单向气阀的流向为吸气管向压缩筒,所述踏板的右侧设置有排气管且排气管插入压缩筒内部,所述排气管插入压缩筒的端头处设置有第二单向气阀且第二单向气阀的流向为压缩筒向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处于气囊内部的端头低于吸气管处于气囊内部端头所处高度。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扣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侧壁上通过带绳固接有弹性夹。
优选的,所述对接管的末端处通过螺纹套接有封闭帽。
优选的,所述吸气管、排气管和踏板交接处均套接有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引流管一端对接针管插头的采样管,另一端对接气囊,并且使得气囊通过弹性夹固定吊挂在病床上,然后将压缩筒通过吸气管连通着气囊,然后踩压压缩筒,则压缩筒内的气体依靠第二单向气阀单向向外流动,通过排气管排出,同时依靠第一单向气阀单向向压缩筒内部流通气体,而通过吸气管将气囊和引流管内的气体吸走排出,实现气囊内部为负压环境,然后依靠人体内部气压大于气囊内部气压,实现液体引流,导入气囊内;
2、本实用新型将封闭帽从对接管的端口处拆下,然后将注射器对接在端口处,抽取流管采样管的液体,进行采样化验,判定病人是否感染,然后培养抗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8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电子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