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8745.1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肖学文;张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东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微嘉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簇片 竖向 黄斑茧 吸水层 本实用新型 单元簇 横竖交错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包括多个竖向相对的横向簇片和多个横向相对的竖向簇片,所述多个横向簇片和所述多个竖向簇片呈横竖交错相连设置,以形成多个沿纵向延伸的单元簇槽,且所述多个横向簇片和所述多个竖向簇片的表面覆设有吸水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所述横向簇片和所述竖向簇片形成供蚕结茧的单元簇槽,因为所述横向簇片和所述竖向簇片的表面设有吸水层,通过所述吸水层可以吸收蚕尿,降低形成黄斑茧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
背景技术
在蚕儿成熟结茧前,蚕儿就会从蚕床表面自行爬到蚕簇上,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地方后再吐丝结茧。已有的所述蚕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承久远的用农作物桔杆(主要是稻麦秸秆)绞制的“蚕龙”,另一种是近代开始使用的用纸板生产的呈格栅状结构的“方格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蚕儿结茧时间有先后,而在后结茧的蚕儿所排空的蚕尿,会玷污在前所结的且处在下位的蚕茧,而使蚕茧发黄,故现有的蚕簇存在易导致黄斑茧形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旨在解决现有的蚕簇存在易导致黄斑茧形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包括多个竖向相对的横向簇片和多个横向相对的竖向簇片,所述多个横向簇片和所述多个竖向簇片呈横竖交错相连设置,以形成多个沿纵向延伸的单元簇槽,且所述多个横向簇片和所述多个竖向簇片的表面覆设有吸水层。
优选地,所述吸水层的吸水性能较蚕茧的吸水性能好;和/或,
所述吸水层的材质为吸水树脂或吸水海绵。
优选地,所述横向簇片和所述竖向簇片的材质均为木质或塑料。
优选地,每一所述横向簇片和所述竖向簇片均在纵向上的一端对应沿横向间隔和沿竖向间隔贯设有多个半直槽,所述多个横向簇片和所述多个竖向簇片通过对应的所述半直槽相连。
优选地,从所述横向簇片的纵向上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多个横向簇片均呈朝下倾斜设置,以形成所述横向簇片位于高处的前端和位于低处的后端。
优选地,每一所述横向簇片的前端均向上翻折形成有前护板。
优选地,每一所述横向簇片的后端均向下翻折形成有后护板。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横向簇片中位于上方的一个为上横向簇片,另一个为下横向簇片,所述上横向簇片的后护板的下沿呈与所述下横向簇片的后护板的板面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还包括呈纵向延伸的筒状设置的边框,所述多个横向簇片和所述多个竖向簇片安装于所述边框内。
优选地,所述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还包括可沿竖向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边框的上端的挂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所述横向簇片和所述竖向簇片形成供蚕结茧的单元簇槽,因为所述横向簇片和所述竖向簇片的表面设有吸水层,通过所述吸水层可以吸收蚕尿,降低形成黄斑茧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黄斑茧功能的蚕蔟的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东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东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8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蚕种自动催青设备
- 下一篇:一种省力化大棚养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