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围护桩间清土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5271.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8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天宇;袁方;李颜;吴炜程;张景春;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铲头 可拆卸 清土 直杆 可拆卸式连接 土块 本实用新型 施工全过程 安装方便 深基坑 围护桩 安全 掉落 可控 可用 施工 砸伤 替换 取材 简易 造型 制作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围护桩间清土工具,包括直杆、可拆卸铲头以及可拆卸弯铲头,所述直杆能够与可拆卸铲头可拆卸式连接形成直铲,所述直杆能够与可拆卸弯铲头可拆卸式连接形成弯铲。施工人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替换铲头,采用直杆与可拆卸弯铲头可拆卸式连接形成的弯铲时,可避免在正下方清土时,土块掉落砸伤,保证深基坑清土安全;采用直杆与可拆卸铲头可拆卸式连接形成的直铲时,可用于一般部位的清土,从而实现桩间土块安全、便捷的清除,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造型简易,能充分发挥人工清土工效,操作简单易上手,使施工全过程处于安全、稳定、高效的可控状态,同时具有取材简单,制作安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护桩间清土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对于深基坑围护形式为钻孔灌注桩的挖土过程中,嵌在桩间缝中的土难以清理,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掉落等问题,对深基坑施工存在安全隐患。人工对桩间土清理时,站在正下方清理,也容易发生砸伤事故。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安全、便捷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能够方便快捷地安全清除深基坑围护桩间土,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护桩间清土工具,能够方便、快捷地安全清除深基坑围护桩间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围护桩间清土工具,包括直杆、可拆卸铲头以及可拆卸弯铲头,所述直杆能够与可拆卸铲头可拆卸式连接形成直铲,所述直杆能够与可拆卸弯铲头可拆卸式连接形成弯铲。
优选的,在上述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中,所述直杆与可拆卸铲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直杆与可拆卸弯铲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中,所述可拆卸铲头包括第一铲头头部、第一铲头柄部以及第一螺纹连接部,所述铲头柄部呈直线型,所述第一铲头柄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铲头头部以及第一螺纹连接部连接,可拆卸铲头通过第一螺纹连接部与直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中,所述第一螺纹连接部为螺杆,所述直杆与第一螺栓连接部的对接端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套管。
优选的,在上述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中,所述可拆卸弯铲头包括第二铲头头部、第二铲头柄部以及第二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二铲头柄部呈“Z”型,所述第二铲头柄部包括第一杆段、连接斜杆以及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斜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杆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铲头连接,所述第二杆段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纹连接部连接,所述可拆卸弯铲头通过第二螺纹连接部与直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中,所述第二螺纹连接部为螺杆,所述直杆与第二螺栓连接部的对接端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套管。
优选的,在上述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中,所述连接斜杆与第一杆段之间的夹角为110~140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中,所述连接斜杆与第一杆段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围护桩间清土工具中,所述直杆采用钢管制成。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5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基坑防护装置
- 下一篇:铁路新增二线台后路基桩管帷幕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