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调控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4176.3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7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沈忠杰;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海霞;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热电联产系统 压差发电机 蒸汽蓄热器 本实用新型 不均匀性 多级利用 峰值负荷 锅炉燃料 锅炉效率 有效结合 有效解决 热用户 调控 工作量 疲劳 消耗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调控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由压差发电机、蒸汽蓄热器和相应控制单元组成,充分考虑了能源的多级利用和热用户的用气不均匀性,将压差发电机和蒸汽蓄热器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了锅炉效率,节省了约10%的锅炉燃料消耗,有效解决了峰值负荷对系统的冲击问题,也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和疲劳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布式储热调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差发电,蒸汽存储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的锅炉供气系统构成简单,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因为蒸汽负荷处于波动状态,在负荷较低时甚至要停炉,这使得锅炉燃烧很不稳定,锅炉工人需根据蒸汽压力表按需添加燃料进行调节,这无疑加大了工人的劳动负荷,而且会减小锅炉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蓄热调控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以解决当前蒸汽负荷波动大,峰值负荷远超锅炉蒸发量,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调控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包括蒸汽锅炉、压差发电机、蒸汽蓄热器,所述压差发电机连接蒸汽锅炉的蒸汽出口,所述压差发电机的蒸汽出口通过带有控制阀的管路连接所述蒸汽蓄热器的进口和热用户;所述蒸汽蓄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带控制阀的管路连接于热用户,所述压差发电机利用所述蒸汽锅炉的热蒸汽的高压进行发电,供电用户使用。
所述压差发电机的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蓄热器的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蒸汽蓄热器的蒸汽出口与热用户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减压阀。
所述压差发电机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蓄热器入口之间带有控制阀的管道并联一旁路管路。
所述蒸汽蓄热器的蒸汽出口与热用户之间的管道并联有一旁路管路。
在所述蒸汽蓄热器靠近所述蒸汽锅炉的一侧设有疏水阀,确保蒸汽蓄热器中的水液面保持衡定。
在所述蒸汽蓄热器远离所述蒸汽锅炉的一侧设有液面指示器,所述液面指示器与所述蒸汽锅炉连通,同时监测蒸汽锅炉和蒸汽蓄热器中的水量。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蓄热器容量大小通过以下计算方法确定:
其中,M为所述蒸汽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Mmax为所述蒸汽锅炉的蒸汽峰值负荷,t为峰值负荷所持续的时间,hf1为所述蒸汽蓄热器充气压力P1下的冷凝水热量,hf2为所述蒸汽蓄热器出口压力P2下的冷凝水热量,hfg为所述蒸汽蓄热器出口压力P2下的产生1kg饱和水所需的热量,F为闪蒸蒸汽比例。
再进一步地,所述蒸汽蓄热器采用卧式蒸汽蓄热器,其尺寸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L为蒸汽蓄热器长度,D为蒸汽蓄热器直径,同时还需满足:不发生蒸汽带水的最大蒸发率S(kg/m2h)为操作压力P(bar g)的220倍,S<220P。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储热系统用于分布式热电联产热能的存储释放,根据热用户的实际负荷情况而设计,将低负荷时的蒸汽进行储存,在需要时通过闪蒸原理进行减压释放,存储量应满足任意峰值情况。蓄热器有良好的保温特性,热损失小,并且不影响蒸汽品质。本实用新型储热系统有效提高了锅炉的利用效率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通过系统的调节,可以使蒸汽负荷曲线更加平缓,减少部分燃料消耗,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热调控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4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电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压力控制系统的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