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3587.0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发;朱跃光;毛东升;臧玮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10 | 分类号: | H04R9/10;H04R9/02;H04M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子组件 永磁体 电磁激励器 弹性元件 定子组件 发声装置 壳体 磁力线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屏幕 极性相反 振动方向 磁回路 激励器 堆叠 腔体 悬置 指向 衔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该激励器包括: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壳体和线圈,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线圈被设置在腔体内;振子组件,振子组件由堆叠在一起的多个永磁体构成,多个永磁体的磁力线能够相互衔接,以共同构成磁回路,分别位于振子组件的沿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部的两个永磁体的极性指向线圈,并且极性相反,振子组件与线圈相配合;以及弹性元件,振子组件与弹性元件直接连接,并且悬置在腔体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占比(即屏幕面积与正面面积之比),取消听筒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在一些方案中,采用屏幕发声装置来代替听筒。屏幕发声装置通常包括屏幕本体和设置在屏幕本体上的电磁激励器。电磁激励器发生振动,从而带动屏幕本体振动以发出声音。
现有的电磁激励器通常包括定子、振子和弹片。定子包括壳体和线圈。振子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永磁体和质量块。振子通过弹片悬置在外壳的腔体中。线圈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
在这种结构中,永磁体通常设置一个或两个。为了提高振子的质量不得不设置质量块,例如钨钢块等。永磁体嵌入钨钢块中。钨钢块与弹片焊接。
由于钨钢块占据了一定体积,使得永磁体的体积无法做的更大,从而造成振子的驱动力降低,起振速度慢,电磁激励器的灵敏度降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激励器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激励器。该激励器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壳体和线圈,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由堆叠在一起的多个永磁体构成,多个所述永磁体的磁力线被配置为相互衔接,以共同构成磁回路,分别位于所述振子组件的沿振动方向的两个端部的两个永磁体的极性指向所述线圈,并且极性相反,所述振子组件与所述线圈相配合;以及弹性元件,所述振子组件与所述弹性元件直接连接,并且悬置在所述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性体和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为金属材料,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元件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连接元件与所述振子组件直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堆叠在一起的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第三永磁体,所述第三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振动方向且充磁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永磁体的充磁方向平行于振动方向,以形成所述磁回路。
可选地,计所述振子组件沿长轴且垂直于振动方向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分别位于所述振子组件的沿振动方向的上、下侧,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弹性体和第一金属块,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包括第二弹性体和第二金属块,所述第一永磁体在所述第一端做去料处理以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金属块被固定在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第二永磁体在所述第二端做去料处理以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二金属块被固定在所述第二缺口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三永磁体错位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一金属块被粘结在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三永磁体中的至少一个上;和/或
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三永磁体错位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二金属块被粘结在所述第二永磁体和所述第三永磁体中的至少一个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金属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一端被焊接在所述第一金属块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一端被焊接在所述第二金属块的下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3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放大电路的压电纳米薄膜声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