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2103.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网点 倒圆角 激光打孔 密集度 成形 异形 长条形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 长条状凹槽 右下角 上端 下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导光板,包括一导光板,导光板为四角均做倒圆角处理的长条形导光板,导光板上端中部设有一长条状凹槽,导光板一端面自上而下由密到疏分布有若干个网点,导光板左下角倒圆角处分布有多个由激光打孔成形的第一网点,导光板右下角倒圆角处分布有多个由激光打孔成形的第二网点,且第一网点和第二网点因新补了网点,故密集度均大于导光板上其余网点的密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导光板。
背景技术
2017年是全面屏手机爆发的元年,当前全面屏成为手机的标配,目前市场上所称的全面屏也可暂时定义为异形屏,异形屏已是2018年手机主流;不管是国厂手机还是苹果、三星外国手机厂商,都在全力生产及宣传全面屏产品;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在柔性显示技术领域未打破韩国在柔性技术显示领域的技术垄断前异形TFT部件的导光板光学效果的改善仍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全面屏不仅是手机屏幕外观的创新,还面临着种种设计及制造上的难点,需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作为手机屏关键部件的导光板,其发光效果直接影响手机的目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增光强度效果好,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工艺简单的异形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形导光板,包括一导光板,导光板为四角均做倒圆角处理的长条形导光板,导光板上端中部设有凹槽,导光板一端面自上而下由密到疏分布有若干个网点,导光板左下角倒圆角处分布有多个由激光打孔成形的第一网点,导光板右下角倒圆角处分布有多个由激光打孔成形的第二网点,且第一网点和第二网点的密集度均大于导光板上其余网点的密集度。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形导光板,在背光模组中,LCD本身并不发光,导光板因具有引导光线的功能,成为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部件。在导光板生产中,为减少网点改版次数,削减开发时间,导光板上的网点在布点时从光源到尾部亮度分布的光由暗到亮,光源端亮度不够时采用激光对导光板进行补点。相同的原理异形产品因光源两角倒圆角,倒角部分因结构限制光无法直射特采用激光对该异性导管板倒圆角处进行补点,用以增加导光板倒圆角处光的强度,网点补得越密该导管板倒圆角处导出光线越亮;本申请中经过激光补点后的导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发光端左右两角因倒圆角或斜角后LED光传波不到导致两角暗影,测试均匀性75%左右;而本申请光源左右两端无暗区,均匀性90%以上,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导轨板在倒圆角处导光效果差的现象;现有技术中,远离光源一侧凹槽及倒圆角位置因漫反射导致倒圆角位置易出现亮带,测试均匀性75%左右;而本申请中的远离光源一侧凹槽及倒圆角位置无亮带,均匀性达到90%以上;在本申请中的导光板的制作流程大致为:先使用G2软件分布完网点利用撞点机对导光板进行撞点,导光板撞点后光源到尾部的效果由暗到亮,然后申请人在已撞好点的导光板上进行激光补点,激光点的深度为2um~3um,直径为10um~15um.撞点的深度为5um,直径为40um故激光补点后的导光板不但不会干拢整个导光板的效果而会调整整个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对导光板进行补点的过程不需一步到位,而是多次对暗区进行补点利用循序渐进的效果达到最终需要的画面。
作为一种优选:第一网点由若干个直径为40um,深度为5um的点组合而成;第一网点的设定弥补了原先导光板边缘导光效果差的情况,而第一网点的设定又不会干拢整个导光板导光效果,起到了调整整个导光板导光效果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第二网点由若干个直径为40um,深度为5um的点组合而成;第二网点的设定弥补了原先导光板边缘导光效果差的情况,而第二网点的设定又不会干拢整个导光板导光效果,起到了调整整个导光板导光效果的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导光板上的网点是由若干个直径约40um,深度为5um的点组合而成;该导光板上的网点由撞点的方式生成,导光板撞点后在光源照射下导光板的导光效果为自光源部到尾部的由暗到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2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片、显示屏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玻璃导光板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