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0648.8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3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唐玉刚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 取热装置 冷热联供系统 本实用新型 地下岩石 光热耦合 中深层 供冷 供热系统 供热 综合利用太阳能 地热能 供冷系统 节能环保 冷热联供 热装置 热补 交换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其中,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地热取热装置,用于提取地下岩石的热量;光热补热装置,用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从地下岩石提取的热量不足时补充热量;供热系统,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交换热量,用于为用户供热;供冷系统,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交换热量,用于为用户供冷。本实用新型综合利用太阳能及地热能实现了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的冷热联供,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再生新能源智能集成利用系统,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供热和供冷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供热和供冷严重依赖石化燃料。石化燃料的大量消耗导致大气污染,雾霾天气频频出现,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要想根治大气污染,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不合理的能源结构是关键切入点。
从当前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可用的清洁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太阳作为世界上最丰富的永久能源,辐射功率达3.8×1023KW,其中,地球截取的太阳辐射能量为1.7×1014KW,地球截取的太阳能是核能、地热能和引力能总量的5000多倍。我国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土面积的 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小时,单位面积太阳能辐射总量高达 5016MJ/m2,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对我国及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热能与太阳能一样,也是一种清洁能源,距离地表2000米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在当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和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清洁能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的课题,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包括:地热取热装置,用于提取地下岩石的热量;光热补热装置,用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从地下岩石提取的热量不足时补充热量;供热系统,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交换热量,用于为用户供热;供冷系统,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交换热量,用于为用户供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还包括:补流体装置,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所述供热系统和所述供冷系统连通,用于给所述地热取热装置、所述供热系统和所述供冷系统定压补流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还包括:热泵机组,与所述供热系统和所述供冷系统连通,用于冷热变换以给用户供热或供冷。
其中,所述热泵机组具体包括:热泵蒸发器,与所述供冷系统连通,用于制冷;热泵冷凝器,与所述供热系统连通,用于制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与所述热泵冷凝器连通,用于给流通过的流体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中深层地热与光热耦合的冷热联供系统还包括:换热器,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和所述热泵蒸发器连通,用于所述地热取热装置和所述热泵蒸发器交换热量,其中,所述换热器具有换热器一次侧和换热器二次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06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