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拟鲿双层输气输液孵化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6157.6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1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道全;李治勋;武慧慧;陈军平;谢国强;李先明;吕军;胡亚东;于潇;李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李荷香 |
地址: | 45004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孔 孵化框 输气管 输液管 气液输送 孵化率 悬浮框 输气 输液 本实用新型 空心管结构 防霉药物 四边形框 进气孔 空心管 输送框 两通 气泵 水把 套接 外接 外周 弯管 网布 鱼卵 孵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拟鲿孵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孵化率的拟鲿双层输气输液孵化框,包括孵化框本体和套接在孵化框本体外周的悬浮框,所述的孵化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气液输送框,气液输送框的底部设置有网布,所述的气液输送框的一侧圆周上设置有一组进水孔,所述的一组进水孔的其中一个进水孔上设置有输液管,一组进水孔的另一个进水孔上设置有输气管,悬浮框为空心管结构组成的四边形框,相邻的空心管之间通过两通弯管连接,输液管和输气管分别位于一组进气孔的两侧的最外侧,输气管连接有外接气泵,输气管和进水孔的同时使得水把鱼卵向上顶起,输液管输入防霉药物,提高孵化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拟鲿孵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孵化率的拟鲿双层输气输液孵化框。
背景技术
拟鲿受精卵孵化过程中,如果脱粘放在孵化桶孵化,卵膜易破,孵化率较低;若在单层孵化框孵化,卵容易粘于框底,卵发霉死亡,同样孵化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孵化率的拟鲿双层输气输液孵化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拟鲿双层输气输液孵化框,包括孵化框本体和套接在孵化框本体外周的悬浮框,所述的孵化框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气液输送框,气液输送框的底部设置有网布,所述的气液输送框的一侧圆周上设置有一组进水孔,所述的一组进水孔的其中一个进水孔上设置有输液管,一组进水孔的另一个进水孔上设置有输气管。
所述的悬浮框为空心管结构组成的四边形框,相邻的空心管之间通过两通弯管连接。
所述的输液管和输气管分别位于一组进气孔的两侧的最外侧,输气管连接有外接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双层孵化框,迎水面有进水孔而背水面没有出水孔,水有把卵向上顶的作用,不易粘附于框底,再加上输气也有向上翻动作用并增加氧气;输液也是为了防止水霉而滴定防霉药物。几项措施综合作用拟鲿受精卵孵化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拟鲿双层输气输液孵化框,包括孵化框本体1和套接在孵化框本体1外周的悬浮框2,悬浮框2为空心管结构组成的四边形框,相邻的空心管之间通过两通弯管连接,孵化框本体1的底部套接有气液输送框3,气液输送框3的底部安装有网布,气液输送框3的一侧圆周上设有一组进水孔4,该侧圆周靠近水槽内的进水处,即该侧为气液输送框的迎水面,另外一侧圆周为背水面,背水面上没有出水孔,所述的一组进水孔的其中一个进水孔上连接有输液管5,一组进水孔的另一个进水孔上连接有输气管6,输液管5和输气管6分别位于一组进气孔的两侧的最外侧,输气管6连接有外接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6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拟鲿玻璃钢水槽自动推水孵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罗非鱼受精卵孵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