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5230.8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蒋佐富;周仲岳;陈轶玮;刘瑞;许丛;张晶;汪璐;王振;李鹏鹏;李建飞;藏玉清;陈迪雨;陈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宏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7/02;H03H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8001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补偿电路 驱动芯片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二极管 补偿电感 补偿方式 谐振频率 电容式 无线电能传输 本实用新型 补偿电容 传输距离 辐射电场 供电端 电容 并联 负压 减小 串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包括在驱动芯片的OUT端上设有电阻RON,在电阻RON远离D2的一端设有MOS管,在电阻RON上并联有串联的电阻ROFF和二极管DOFF;在驱动芯片的VSS端与OUT端之间设有电容CBOOT,在驱动芯片的OUT端与VDD供电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1;在OUT端与电阻RON之间设有负压模块。利用CL补偿电路实现CPT系统无线电能传输。显著降低CPT系统由于传输距离增加时的辐射电场大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补偿电感的体积和系统的谐振频率。和LC补偿方式相比,使用同样大小的补偿电容和补偿电感,CL补偿方式使得系统的谐振频率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是利用线圈进行电磁能量的发射和接收,其系统被称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IPT),但是IPT系统是利用时变电磁场进行无线能量传输的系统,很容易因为外部金属的介入而影响系统的传输效率。当外金属的体积较大时,能量甚至无法传输到次级侧,严重限制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为了消除金属对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利用纯电场传递能量的CPT系统。
传统的CPT系统多采用的是LC补偿电路,其使用范围被限制在了毫米级别的范围内,一旦传输距离增加,其传输功率会迅速衰减,其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该结构并不适用于较远距离的CPT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降低成本的SiCMOS管负压关断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CL补偿电路,包括:在驱动芯片的OUT端上设有电阻RON,在电阻RON远离D2的一端设有MOS管,在电阻RON上并联有串联的电阻ROFF和二极管DOFF;
在驱动芯片的VSS端与OUT端之间设有电容CBOOT,在驱动芯片的OUT端与VDD供电端之间设有二极管D1;
在OUT端与电阻RON之间设有负压模块。
可选的,所述负压模块包括:
极性二极管D2,以及并联在D2两端的电容CZ。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降低CPT系统由于传输距离增加时的辐射电场大小,并且极大程度上减小了补偿电感的体积和系统的谐振频率。
2)当电源频率升高时,负载电流滞后相角衰减较慢,使得软开关技术在该补偿电路上更容易实现,相较于传统补偿电路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电路中C1开路时的等效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宏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未经台州宏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5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充鼠标垫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高压在线监测设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