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条仿形刨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4084.7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9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杜锦祥;钱小平;胡顺有;周琦;谢火平;罗小平;熊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C5/02;B27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5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条 仿形刨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条仿形刨切装置,它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机架、设于机架上并拉送竹条前进的送料辊组件、设于机架上并铣削竹条下表面及两侧壁的下铣削组件以及设于下铣削组件后方的上铣削组件;所述上铣削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上对竹条上表面进行刮削的上铣刀以及夹压竹条的夹料单元;所述夹料单元包括分别设于上铣刀前、后方的竹条压板、设于竹条压板下方的竹条支撑板以及与竹条支撑板连接并控制竹条支撑板作升降运动的控制组件。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根据竹子的长势以及竹条自身壁厚分布情况进行铣削,使每根竹条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竹条的利用率;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还具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加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条仿形刨切装置。
背景技术
竹板材制作的传统方法是先将竹子经截段、去内外结、开片后制成竹条,而后再将竹条铣削成前端与后端等厚的竹胚,最后由若干根竹胚粘贴拼接成竹板材。然而,竹子的长势是,沿其根部至顶端,其壁厚逐渐较小,将竹子开片后制成的竹条也相应是根部壁厚,尖端壁薄。若将整根竹条削至根端与尖端等厚,势必要将竹条的根部削薄且削至同尖端一样的厚度,造成竹材的大量浪费。另外,传统铣削方法还存在制得的每根竹胚的厚度不均匀,使得竹胚与竹胚拼接时会存在缝隙,大大影响了竹板材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竹条仿形刨切装置,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根据竹子长势,维持竹条自身壁厚分布情况,得到前端与后端具有固定厚度差的竹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竹条仿形刨切装置,它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机架、设于机架上并拉送竹条前进的送料辊组件、设于机架上并铣削竹条下表面及两侧壁的下铣削组件以及设于下铣削组件后方的上铣削组件;
所述上铣削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上对竹条上表面进行刮削的上铣刀以及夹压竹条的夹料单元;所述夹料单元包括分别设于上铣刀前、后方的竹条压板、设于竹条压板下方的竹条支撑板以及与竹条支撑板连接并控制竹条支撑板作升降运动的控制组件。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的控制组件能够根据整根竹条的壁厚分布情况,自动调节竹条支撑板与竹条压板之间的距离,使得经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铣削后所得的每根竹胚的前、后两端的厚度差是一定值,之后,利用这些竹胚可以拼接成制竹制品所用的竹板材。
2.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根据竹子的长势以及竹条自身壁厚分布情况进行铣削,使每根竹条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竹条的利用率。
3.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还具精度高的优点,利用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铣削成的竹胚与竹胚之间能够无缝拼接,得到高质量的竹板材。
4.该竹条仿形刨切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铣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竹条归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竹条归中机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A-A剖面图。
图8是归中杆与归中杆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图9是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B向视图。
图11为铣削后所得竹条拼接形成的竹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4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