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竹片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4065.4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9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杜锦祥;钱小平;胡顺有;周琦;谢火平;罗小平;熊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5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片 引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圆竹片引导装置。它包括用于引导呈环形分布竹片向外周分散的引导结构以及设置于引导结构外围用于将竹片分为左右两组并引导每组竹片聚拢的分流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柱以及若干组环设于引导柱表面的引导圈,每个引导圈的外径均由前端至后端渐大。分流结构为设置于引导圈或引导柱顶部和底部的呈前窄后宽的分流凸块。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圆竹在成片后能够规则排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木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圆竹片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圆竹通过切或锯的方式转变为竹片后,没有较好的整理设备,最终成型的竹片散落在刀组或锯片的后方,需要人工进行整理分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圆竹在成片后能够规则排列的圆竹片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包括用于引导呈环形分布竹片向外周分散的引导结构以及设置于引导结构外围用于将竹片分为左右两组并引导每组竹片聚拢的分流结构;
所述引导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柱以及若干组环设于引导柱表面的引导圈,每个引导圈的外径均由前端至后端渐大。
分流结构为设置于引导圈或引导柱顶部和底部的呈前窄后宽的分流凸块。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设置引导结构装置,使竹片沿着引导结构装置的引导圈向外周分散并分成左右两组,之后配合前窄后宽的凸块,使左右两组的竹片从原来的半弧形排列逐渐转变成趋向直线型的排列,使最终传输出来的竹片组更有规则,方便后续打包工序的实施。
2、搭配引导圈和凸块处理的竹片,最终还是有少量弧度,通过呈竖直排列的引导通道引导,使竹片最终呈直线型排列并传出,方便后续传输和打包。
3、由于竹片前行的动力最开始来源于圆竹分片时,带动圆竹前行的驱动装置,为了确保后期竹片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前行至下一工序,故在引导通道的后方还设有竹片传输装置,通过辊轮夹持竹片,带动竹片继续向前传输。
4、增加了移动机架,动辊轮设置在移动机架上,通过调整动辊轮的左右位置,可以控制辊轮对之间间隙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引导圈以及限位环的剖视图。
图4是竹片传输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圆柱形成竹片后的正视图。
图6是竹片仅通过引导圈引导后的正视图。
图7为竹片通过引导圈和凸块引导后的正视图。
图8是静辊轮下方各齿轮之间黏合以及转动方向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引导柱、2引导圈、3分流凸块、4限位环、41限位孔、42引导口A、51引导通道、61传输机架、62辊轮组、63电机、64固定架、65活动架、66气缸、67动辊轮、68静辊轮、71齿轮A、72传动齿轮、73齿轮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圆竹片引导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它包括用于引导呈环形分布竹片向外周分散的引导结构以及设置于引导结构外围用于将竹片分为左右两组并引导每组竹片聚拢的分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4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