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4010.3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3F1/00;E03F3/04;E0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孔 第一开孔 收容腔体 雨水管 地下管网系统 连通 第二开孔 污水管 本实用新型 侧壁间隔 检测 施工成本低 检查井 交汇处 圆柱状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网系统,包括:检测井,设有收容腔体,其中检测井的侧壁间隔设置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且检测井的侧壁间隔设置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第一雨水管,设置在第一开孔中,并与第一开孔连通;第二雨水管,设置在第二开孔中,并与第二开孔连通;污水管,呈圆柱状,穿设在第三开孔、收容腔体和第四开孔中;其中,第三开孔的内径等于第四开孔的内径,且污水管的外径等于第一开孔的内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地下管网系统通过在雨水管与污水管的交汇处设置检查井,能够有效避免雨水管交叉的问题,且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管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是不可少的市政项目。目前,有些镇区市政管网条件较差,市政管网埋地深度较浅,如小区的雨水管网接入检查井时,会存在一些雨水管需先途径污水管后再接入检查井,而在城市规划中,污水管交叉遇到雨水管后不能直接接入检查井。而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中,大多数采用倒虹吸方式,然而,采用倒虹吸方式的后段检查井若不及时定期清理,则会泥沙沉积从而导致倒虹吸方式中的雨水管堵塞,且此种方式的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管网系统,通过在雨水管与污水管的交汇处设置检查井,能够有效避免雨水管交叉的问题,且施工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下管网系统,包括:检测井,设有收容腔体,其中检测井的侧壁间隔设置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且检测井的侧壁间隔设置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第一雨水管,设置在第一开孔中,并与第一开孔连通;第二雨水管,设置在第二开孔中,并与第二开孔连通;污水管,呈圆柱状,穿设在第三开孔、收容腔体和第四开孔中;其中,第三开孔的内径等于第四开孔的内径,且污水管的外径等于第一开孔的内径。
其中,第一雨水管和第二雨水管呈圆柱状,其中第一雨水管和第二雨水管处于同一水平面。
其中,第一雨水管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比污水管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低,第一雨水管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比污水管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且第一雨水管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比污水管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高。
其中,还包括:混凝土井圈,设置在检测井的顶部,其中混凝土井圈内设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开口,且开口中设置有井盖。
其中,收容腔体呈矩形状,其中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对称设置,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对称设置,且第一开孔和第三开孔分别设置在检测井的收容腔体的相邻侧壁上。
其中,污水管和第三开孔的连接处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污水管和第四开孔的连接处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地下管网系统包括:检测井,设有收容腔体,其中检测井的侧壁间隔设置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且检测井的侧壁间隔设置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第一雨水管,设置在第一开孔中,并与第一开孔连通;第二雨水管,设置在第二开孔中,并与第二开孔连通;污水管,呈圆柱状,穿设在第三开孔、收容腔体和第四开孔中;其中,第三开孔的内径等于第四开孔的内径,且污水管的外径等于第一开孔的内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地下管网系统通过在雨水管与污水管的交汇处设置检查井,能够有效避免雨水管交叉的问题,且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管网系统的第一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管网系统的第二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该地下管网系统包括检测井10、第一雨水管11、第二雨水管12和污水管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4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管及其接头
- 下一篇:一种公路防堵塞排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