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流量监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7186.6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华;赵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42225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接轴 加热加湿装置 氧气流量 监控器 本实用新型 流量监控器 流量控制阀 进气接口 上端固定 输气管 前端外表面 信号传输杆 出气接口 内部设置 实时记录 实时监控 转动安装 上端 输氧 传感器 加水口 水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流量监控器,包括流量监控器主体,所述流量监控器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加热加湿装置,所述加热加湿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热加湿装置的上端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承接轴,所述承接轴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气接口,所述承接轴靠近加水口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承接轴远离流量控制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承接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传输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氧气流量监控器,能够实时记录氧气流量,方便计费不易产生费用纠纷,能够加快输氧效率,并能够实时监控用氧情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气流量监控器。
背景技术
氧气流量计是医疗领域常用的医疗器械,在治疗过程中,有时病人离开,或者间断吸氧的病人会随意开关氧气流量表,不仅会导致安全隐患,同时也存在费用纠纷,现有的氧气流量表在输氧效率不高,且不具备无线功能,无法进行远程控制,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氧气流量监控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流量监控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氧气流量监控器,包括流量监控器主体,所述流量监控器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加热加湿装置,所述加热加湿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热加湿装置的上端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承接轴,所述承接轴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气接口,所述承接轴靠近加水口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承接轴远离流量控制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承接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传输杆,所述信号传输杆的上端设置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通讯天线,且通讯天线位于电控箱靠近进气接口的一侧,所述电控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流量表。
优选的,所述加热加湿装置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卡槽和注水孔,所述卡槽位于储水罐上端外表面的中心,所述注水孔位于卡槽的一侧,所述储水罐的内部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上端与卡槽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罐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与电控箱之间设置有电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加水口的上端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加水口贯穿加热加湿装置的内部与注水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为十字形,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叶轮,所述导流件与传感器外壳之间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孔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叶轮之间设置有检测线圈。
优选的,所述流量表包括流量表外壳,所述流量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上部设置有瞬时流量表,所述显示屏的下部设置有累计流量表。
优选的,所述电控箱的输出端与加热底座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电控箱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杆的输出端与流量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氧气流量监控器,通过设置加热加湿装置,能够在进行输氧时给氧气进行加热加湿处理,提高了氧气输送的效率,使使用者的用氧体验更好,通过传感器配合流量表,能够更准确的计算氧气流量与用量,防止费用纠纷的产生,通过通讯天线能将用氧情况实时传输到电脑端,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整个病房的用氧情况,能够防止间断用氧的病人随意开关氧气流量表,整个氧气流量监控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7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