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6142.1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4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谢维军;李金会;苏一夫;周广有;耿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架 施工 预应力钢筋 底盘 张拉千斤顶 移位装置 张拉设备 牵拉 本实用新型 牵引连接器 侧面固定 电葫芦 防护板 钢筋 机械设备 施工效率 位移装置 直接操作 连接点 移动轮 吊装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包括:牵引连接器、底盘、第一施工托架、第二施工托架、第一移位装置、第二移位装置、电葫芦和张拉千斤顶;底盘的底部设置移动轮;牵引连接器与底盘固定连接;第一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二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一施工托架和第二施工托架安装在底盘上;移位装置的一端与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能够实现不同位置的预应力钢筋牵拉施工,在移动张拉千斤顶的过程均通过机械设备完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员直接操作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应力钢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
背景技术
预应力工程就是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位置的预应力钢筋需要多次、重复的移动张拉千斤顶,由于没有专用的移动设备,存在张拉设备施工速度慢、劳动力需求大、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以解决张拉设备施工速度慢、劳动力需求大、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其包括:牵引连接器、底盘、第一施工托架、第二施工托架、第一移位装置、第二移位装置、电葫芦和张拉千斤顶;所述底盘的底部设置移动轮;所述牵引连接器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所述第二施工托架远离待牵拉钢筋的侧面固定防护板;第一施工托架和第二施工托架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一移位装置的一端与第一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一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所述第二移位装置的一端与第二施工托架的上部连接,以连接点为轴另一端能够自由旋转;第二位移装置上安装电葫芦,吊装对应的张拉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进一步,还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为拖拉机头,牵引装置与牵引连接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进一步,所述防护板包括木板和钢板,所述钢板设置在远离待牵拉钢筋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进一步,所述第一移位装置包括横梁、连杆、安装座、滚轮和连接环;所述连杆一端垂直连接横梁一端,连杆另一端垂直连接安装座;所述连接环固定在横梁的另一端;所述滚轮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第一施工托架的上部设置竖向的连杆;连接环套入所述连杆。更进一步,所述横梁为工字梁,电葫芦通过滑座安装在工字梁上。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进一步,所述第二移位装置包括横梁、连杆、安装座、滚轮和连接环;所述连杆一端垂直连接横梁一端,连杆另一端垂直连接安装座;所述连接环固定在横梁的另一端;所述滚轮安装在安装座的底部;第二施工托架的上部设置竖向的连杆;连接环套入所述连杆。更进一步,所述横梁为工字梁,电葫芦通过滑座安装在工字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能够实现不同位置的预应力钢筋牵拉施工,在移动张拉千斤顶的过程均通过机械设备完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员直接操作的风险。设备的移动性好,能够在施工完成一个建筑结构后,快速转运至另一待施工场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6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