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PS模块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1890.0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2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一华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B29C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板 上模框 进水口 上模芯 本实用新型 成型模具 蒸汽出口 出水口 汽水室 下模框 下模芯 模腔 技术方案要点 顶部设置 发泡模具 外壁两侧 循环水管 蒸汽入口 蒸汽通道 冷却水 下模板 叠置 合模 外壁 蒸汽 连通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PS模块成型模具,属于发泡模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叠置在一起的上模板、上模框、下模框以及下模板,所述上模框内设置有上模芯,所述下模框内设置有下模芯,所述上模芯与所述下模芯合模后形成模腔,所述上模板与上模框之间形成汽水室,所述上模板的外壁两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连接;所述上模板外壁于所述进水口同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汽水室连通蒸汽入口,所述上模框内于所述上模芯顶部设置有若干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模腔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冷却水与蒸汽接触,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泡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EPS模块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EPS模块是用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加热发泡,通过工厂标准化生产设备一次成型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件,其保温性能优越,且具有承载能力强,无缝安装、防火性能好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混凝土浇注墙体施工中,如蒙古包。
其中,生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件,是将熟化后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填满密闭的模腔,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热蒸汽通入模腔内对聚苯乙烯珠粒进行加热,加热时,残留在聚苯乙烯内的发泡剂挥发,聚苯乙烯珠粒珠受热软化膨胀。由于模腔的限制,膨胀的珠粒得以填满全部空隙,完全粘结为一整体。经过冷却定型后,脱模,即为泡沫塑料件。
但是,现有的泡沫模具存在生产周期过长,产品质量差的缺点,其模具加热、冷却所用的汽水室与产品发泡所用的蒸汽通道共用同一个进口和出口,产品发泡的蒸汽出口与汽水室相连接,而由于冷却水的渗入容易影响产品的发泡速度与质量,因此造成生产周期过长,产品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PS模块成型模具,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冷却水与蒸汽接触,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EPS模块成型模具,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叠置在一起的上模板、上模框、下模框以及下模板,所述上模框内设置有上模芯,所述下模框内设置有下模芯,所述上模芯与所述下模芯合模后形成模腔,所述上模板与上模框之间形成汽水室,所述上模板的外壁两侧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水管连接;所述上模板外壁于所述进水口同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汽水室连通蒸汽入口,所述上模框内于所述上模芯顶部设置有若干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蒸汽通道与所述模腔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过程中,模腔内充满泡沫颗粒,蒸汽依次经过蒸汽入口、蒸汽出口以及蒸汽通道进入到模腔内,使泡沫颗粒发泡成型;而冷却水经进水口进入,由出水口放出,在汽水室内实现水循环,以完成对泡沫颗粒的冷却定型。综上,由于冷却水是在循环水管内流动,从而能够避免冷却水与蒸汽接触,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汽水室内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汽水室分隔成蒸汽室和冷却室,所述蒸汽室设置在所述冷却室下方,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蒸汽室连通,所述循环水管置于所述冷却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将蒸汽与冷却水隔开,有效防止冷却水渗入到蒸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与所述蒸汽室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隔板与所述冷却室顶部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室的容纳空间大于蒸汽室的容纳空间,从而能够缩短蒸汽在蒸汽室内的分散时间,使得蒸汽快速进入到模腔内,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室顶部朝向所述蒸汽通道方向延伸有若干导流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蒸汽进入蒸汽室后,通过导流柱能够阻挡蒸汽,使蒸汽迅速向四周扩散,快速地布满整个蒸汽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水管螺旋分布于所述冷却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一华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一华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1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伺服电机驱动夹具侧板调整机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泡沫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