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智能设备的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7250.2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7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琼腾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 |
代理公司: | 广州永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谢彪 |
地址: | 426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智能设备 保护膜 正面膜 面膜 保护设备 双面胶层 涂覆 本实用新型 包覆 拼合 污染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智能设备的保护膜,该保护膜由正面膜和底面膜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能够紧密拼合以完全的包覆移动智能设备,并且,正面膜朝向待保护设备的一面涂覆有第一双面胶层,底面膜朝向待保护设备的一面涂覆有第二双面胶层,因此正面膜和底面膜都能很好的与移动智能设备结合在一起,保护膜与移动智能设备之间也不存在空隙,因此不会进入污染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智能设备的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对智能设备进行防护的保护壳、保护膜也随之得到快速普及。由于智能设备的前面板主要为触控屏,因此,目前对智能设备的防护一般是采用在智能设备的前面板贴覆不影响触控的保护膜,而智能设备的周侧和后背则依赖套设于保护设备的保护壳来进行保护。
而随着智能设备的升级,保护膜加保护壳这种传统的防护方法也存在诸多缺陷。保护膜和保护壳是两个相对分离的保护器件,两者对手机的保护难以达到全方位保护,不可避免的手机还是会有一些区域无法得到保护,尤其是对于手机前面板边缘的弯曲过渡区域。其次,保护壳一般仅仅是套设在手机外表,保护壳与手机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保护壳与手机之间容易落入较多灰尘和污染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对手机提供全包覆保护,并且能够防止保护件与手机之间进入污染物的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移动智能设备的保护膜,包括正面膜和底面膜,所述正面膜包括边框部和用于覆盖待保护设备正面视窗的触控膜部,且所述触控膜部粘结于所述边框部,所述底面膜包括包覆侧边部和用于覆盖待保护设备底面的底贴膜部,所述侧边部与底贴膜部一体成型,所述侧边部与所述边框部在能够紧密拼合以覆盖待保护设备的侧面,所述正面膜朝向待保护设备的一面涂覆有第一双面胶层,所述底面膜朝向待保护设备的一面涂覆有第二双面胶层。
其中,所述边框部及所述底面膜由吸塑PET成型。
其中,所述边框部及所述底面膜由模切PET成型。
其中,所述第二双面胶层对底面膜的粘力大于所述第一双面胶层对正面膜的粘力。
其中,所述第一双面胶层包括用于与正面膜连接的第一硅胶层,所述第二双面胶层包括与底面膜粘结的第二硅胶层,所述第一硅胶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硅胶层的厚度。
其中,所述正面膜所涂覆的双面胶层从正面膜朝向待保护设备依次包括第一硅胶层、第一PET层和第一OCA层,所述第二硅胶层厚度为0.025-0.035mm,所述第二PET层厚度为0.065-0.075mm,所述第二OCA层厚度为0.025-0.035mm。
其中,所述第一硅胶层的剥离强度不低于10g/cm^2。
其中,所述底面膜所涂覆的双面胶层从底面膜朝向待保护设备依次包括第二硅胶层、第二PET层和第二OCA层,所述硅胶层厚度为0.015-0.025mm,所述第一PET层厚度为0.045-0.045mm,所述第一OCA层厚度为0.025-0.035mm。
其中,所述第二硅胶层的剥离强度不低于170g/cm^2。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保护膜由正面膜和底面膜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能够紧密拼合以完全的包覆移动智能设备,并且,正面膜朝向待保护设备的一面涂覆有第一双面胶层,底面膜朝向待保护设备的一面涂覆有第二双面胶层,因此正面膜和底面膜都能很好的与移动智能设备结合在一起,保护膜与移动智能设备之间也不存在空隙,因此不会进入污染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琼腾,未经王琼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7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