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二燃室布风管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5009.6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6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吕晓武;白鹏;田延生;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320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装置 布风管 二燃室 供风管路 送风管路 截止阀 进风孔 布风 进风 本实用新型 定向布风 焚烧系统 危险废物 单独控制 进风管路 维修过程 封闭端 供风管 回转窑 衔接处 漩涡 废气 燃烧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二燃室布风管送风装置,包括:二燃室主体,二燃室主体上设置送风装置和布风层,送风装置设置在二燃室主体与回转窑衔接处的上侧;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路、进风孔、截止阀和进风布风管;所述送风管路设置两条相同的半圆形供风管路,其中半圆形供风管路的一端与进风孔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半圆形供风管路与进风孔之间设置截止阀,所述半圆形供风管路上设置进风布风管;所述布风层上设置定向布风管;所述定向布风管通过进风布风管与送风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送风装置和布风层形成漩涡风,延长废气在二燃室内的燃烧时间,通过设置截止阀单独控制两条进风管路,实现维修过程系统连续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废弃物焚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二燃室布风管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要求:危险废物焚烧炉出口烟气中的氧含量应为6-10%,烟气在1100℃以上停留时间大于2秒。此项标准要求氧含量、温度和停留时间并举,保证烟气中未燃尽的有害物质彻底焚烧,降低排放烟气中的污染物。传统的二燃室,通过布风系统进行氧含量调控,布风系统由供风管路和布风口组成,烟气途径二燃烧室由下往上移动,最终由顶部排出进入下级处理装置。为了保证氧含量和停留时间,需改变布风方式,氧量供应不足成为目前危废焚烧二燃室运行主要技术问题。
目前有两种解决技术,其中技术一:一种危废焚烧系统二燃室布风结构,包括二燃室主体,二燃室主体内设有炉膛,在二燃室主体的下部设有径向布风层和切向布风层,径向布风层和切向布风层与一送风装置连接;径向布风层位于切向布风层的下部,径向布风层包括设于二燃室主体上的多个开口垂直朝向炉膛内的径向进风孔,切向布风层包括设于二燃室主体上的多个切向进风孔,切向进风孔开口在水平斜朝向炉膛内。本技术对进入二燃室内的烟气流向、流速调节,使烟气于二燃室炉膛内形成强烈的紊流,提高烟气在炉膛内停留时间,相同规模烟气处理量,大大减小了二燃室高度和直径。
技术二: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二燃室,通过在二燃室本体内设置盘形风管,空气由盘形风管的小孔进入二燃室本体,保证了二燃室本体中的烟气与空气的充分接触,保证烟气燃烧更加彻底;二燃室本体中部和下部设置的二次风机与天然气燃烧器保证二燃室烟气温度达到标准以及烟气有足够的扰动形成旋流,从而充分燃烧;通过DCS控制系统、火焰检测器、氧化锆氧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燃料流量、风量的实时联动控制,让二燃室内的燃烧温度更稳定,控制更智能化。
对于上述两种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成本高:技术一设置两套供风系统协同作用,技术二供风系统设置在二燃室内部,装置耐高温性要求较高。因此现有技术制造成本均较高。
2)维修难度大:技术一设置两套供风系统管路较为复杂,技术二供风系统设置在二燃室内部,管路维修极其困难。
3)维修过程需停止运营:现有技术布风管路均为连通状态,无法对在运营过程部分管路进行单独维修,检修过程需强制停止生产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二燃室布风管送风装置。实现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完全燃烧,烟气达标排放。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二燃室布风管送风装置,包括:
二燃室主体,所述二燃室主体上设置送风装置和布风层,所述送风装置设置在二燃室主体与回转窑衔接处的上侧;
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路、进风孔、截止阀和进风布风管;所述送风管路设置两条相同的半圆形供风管路,其中半圆形供风管路的一端与进风孔连接,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半圆形供风管路与进风孔之间设置截止阀,所述半圆形供风管路上设置进风布风管;
所述布风层上设置定向布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5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氯危废焚烧烟气的气体净化及飞灰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触媒废液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