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冷轧管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4131.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0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潘益忠;金明;龙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星钢管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303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冷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冷轧管除油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内圈、刮油圈、锥度套,所述轴承座内部通过深沟球轴承设有轴承内圈,所述深沟球轴承上方位于轴承座上设有透盖,所述透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内圈与透盖之间夹持设有唇形密封圈,所述轴承座端部设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端部设有外导套,所述轴承内圈内部设有内导套,所述内导套内部设有刮油圈,所述刮油圈一侧位于内导套内部设有锥度套,所述内导套一侧位于轴承内圈内部设有压紧螺套,内导套内侧与轴承内圈外侧均设有螺纹且相互配合,所述压紧螺套呈阶梯圆管形,压紧螺套端部将锥度套抵住,使锥度套固定在压紧螺套与刮油圈之间,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管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新型冷轧管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管机在生产冷轧管设备时,轧辊模具对胚管进行轧制冷挤压,胚管塑性变形,轧制过程中需要对轧制区域进行润滑冷却,故冷轧管机生产出的冷轧管表面带有大量轧制油,且轧制油是以石蜡油为主进行调配的,粘稠度较高,附着于成品管表面,我们需要对成品管表面轧制油进行清理回收,回收重复利用轧制油,降低成本,减少轧制油在后续转运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在后续皂化或其他工艺中,需要清洁钢管表面,包括去除轧制油,前期去除的越干净,后续处理成本越低,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除油效果好,结构简单,耐用方便的冷轧管除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冷轧管除油装置。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新型冷轧管除油装置,包括轴承座、轴承内圈、刮油圈、锥度套,所述轴承座内部通过深沟球轴承设有轴承内圈,所述深沟球轴承上方位于轴承座上设有透盖,所述透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内圈与透盖之间夹持设有唇形密封圈,所述轴承座端部设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端部设有外导套,所述轴承内圈内部设有内导套,所述内导套内部设有刮油圈,所述刮油圈一侧位于内导套内部设有锥度套,所述内导套一侧位于轴承内圈内部设有压紧螺套,内导套内侧与轴承内圈外侧均设有螺纹且相互配合,所述压紧螺套呈阶梯圆管形,压紧螺套端部将锥度套抵住,使锥度套固定在压紧螺套与刮油圈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刮油圈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冷轧管除油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导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锥度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新型冷轧管除油装置,包括轴承座1、轴承内圈2、刮油圈3、锥度套4,所述轴承座1内部通过深沟球轴承5设有轴承内圈2,所述深沟球轴承5上方位于轴承座1上设有透盖6,所述透盖6通过紧固螺钉7固定在轴承座1上,所述轴承内圈2与透盖6之间夹持设有唇形密封圈8,所述轴承座1端部设有导料管9,所述导料管9端部设有外导套10,所述轴承内圈2内部设有内导套11,所述内导套11内部设有刮油圈3,所述刮油圈3一侧位于内导套11内部设有锥度套4,所述内导套11一侧位于轴承内圈2内部设有压紧螺套12,内导套11内侧与轴承内圈2外侧均设有螺纹13且相互配合,所述压紧螺套12呈阶梯圆管形,压紧螺套12端部将锥度套4抵住,使锥度套4固定在压紧螺套12与刮油圈3之间,所述刮油圈3由聚氨酯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星钢管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星钢管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4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却循环造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率自行车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