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海绵城市的盐碱地排水蓄留、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9038.1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9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顺;郭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2B11/00;C02F3/3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盐碱地 主沟 网袋 循环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 排水支沟 依次排列 混合层 煤渣层 海绵 湿地 雨水 雨水资源化 除盐效率 景观效果 有效运行 净化 出水口 过滤层 坡度 修建 | ||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盐碱地排水蓄留、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盐碱地(6),以一定的坡度在较低的一侧修建排水主沟(2),排水主沟(2)两侧分别梗(1)和盐碱地(6),在盐碱地(6)上设有排水支沟,排水支沟的出水口与排水主沟(2)相连,排水主沟(2)的盐碱地(6)一侧设有依次排列的内部填充填料净化剂的网袋(3)、煤渣层(4)和混合层(5),排水主沟与湿塘或雨水湿地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净化剂包含沸石,所述混合层(5)包含蒙脱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袋(3)的平均厚度为20~40厘米,所述煤渣层(4)的厚度为40~60厘米,所述混合层(5)的厚度为15~3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建排水主沟(2)取出的土壤撒在排水主沟(2)一侧的梗(1)和/或盐碱地(6)上,以提高梗(1)和/或盐碱地(6)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沟(2)中种植有盐碱水净化植物,所述梗(1)上种植有耐盐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依次排列的网袋(3)、煤渣层(4)和混合层(5)所构成的过滤层能够降低排水主沟(2)中的水的盐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能够持续运行5年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90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