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7029.9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森润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33/00;B32B15/02;B32B9/00;B32B9/04;B32B18/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无纺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第一防静电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渡层,所述第二防静电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渡层,第一过渡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二过渡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均为采用纵向钢丝和横向钢丝编织而成的钢丝网,且所述纵向钢丝与横向钢丝在相交的位置处相互缠绕在一起;所述第一防静电层与所述第二防静电层之间设有组网钢丝,所述组网钢丝穿过所述无纺布基层后,分别与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钢丝网和所述第二防静电层的钢丝网缠绕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具体的为一种防静电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在无纺布的使用中,无纺布本身不抗静电,在一些使用环境中,带静电的无纺布会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公开号为CN2068260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防静电层、蜂窝层、第二防静电层、间隙层、无纺布表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均由一系列呈圆环状的金属丝环组成,所述蜂窝层由氨纶丝层相互绞合而成,且在氨纶丝层内部的间隙中充填有硅油层,在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和蜂窝层之间还通过环形闭合环连接,所述间隙层内部设有一系列相互交织的丙纶丝网,在丙纶丝网外侧固定安装有无纺布表层。该抗静电无纺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静电性能,但是,由于其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均采用圆环状的金属丝环组成,且在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和蜂窝层之间还通过环形闭合环连接,当无纺布长期使用变形后,相邻的金属丝环无法保证连接性能,且环形闭合环与金属丝环之间也无法保证连接性能,如此,当一个金属丝环与其他金属丝环之间以及与环形闭合环之间脱离后,其上会存在静电感应,即在该金属丝环处会带静电,达不到抗静电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无纺布,能够满足抗静电的技术目的,且可靠性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静电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渡层,所述第二防静电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渡层,所述第一过渡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二过渡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水层;
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均为采用纵向钢丝和横向钢丝编织而成的钢丝网,且所述纵向钢丝与横向钢丝在相交的位置处相互缠绕在一起;所述第一防静电层与所述第二防静电层之间设有组网钢丝,所述组网钢丝穿过所述无纺布基层后,分别与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钢丝网和所述第二防静电层的钢丝网缠绕连接。
进一步,所述纵向钢丝和所述横向钢丝包括缠绕段和平直段,所述纵向钢丝的平直段与所述横向钢丝的平直段之间相互垂直,且所述组网钢丝与所述纵向钢丝的平直段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组网钢丝与所述横向钢丝的平直段之间的夹角均为45°。
进一步,所述组网钢丝与所述纵向钢丝和所述横向钢丝的缠绕段缠绕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采用硅胶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水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外侧保护层,所述第二防水层背向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外侧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外侧保护层设为陶瓷颗粒耐磨层。
进一步,所述第二外侧保护层设为防晒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森润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森润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7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