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掺烧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前墙水冷壁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9047.2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2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梅;杨华贵;冯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新能源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M5/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管 前墙水冷壁管 上集箱 前墙下集箱 炉膛 落煤管 掺烧 煤泥 循环流化床锅炉 下集箱 绕过 本实用新型 前墙水冷壁 割除 水冷壁管 现场使用 侧边 内埋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掺烧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前墙水冷壁管结构,它包括前墙水冷壁管、埋管上集箱、埋管下集箱和前墙下集箱,所述前墙水冷壁管与埋管上集箱或前墙下集箱连接,埋管上集箱通过若干埋管与埋管下集箱连接,在前墙水冷壁管之间设有落煤管,所述落煤管为两根,在落煤管的两侧边有让管一,在让管一的侧边有让管二,在前墙水冷壁的两端设有让管三,所述让管一、让管二和让管三绕过埋管上集箱的外侧和前墙下集箱连接。通过割除部分炉膛内的埋管,将该部分的水冷壁管绕过埋管上集箱直接与前墙下集箱连接,降低了炉膛内埋管的数量,可有效提高炉膛内的燃烧温度,同时可提高煤泥的掺烧比例,取得了很好的现场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尤其涉及一种掺烧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前墙水冷壁管结构,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包括密相区和稀相区)和循环回炉(包括高温气固分离器和返料系统)两大部分。现在为了节约能源,有些在锅炉的炉顶加入煤泥进行掺烧,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但由于煤泥存在一定的含水量,热值较低,因此煤泥的掺烧比例一般都较低,不能大量进行掺烧,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掺烧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前墙水冷壁管结构,通过割除部分炉膛内的埋管,将该部分的水冷壁管绕过埋管上集箱直接与前墙下集箱连接,降低了炉膛内埋管的数量,可有效提高炉膛内的燃烧温度,同时可提高煤泥的掺烧比例,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掺烧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前墙水冷壁管结构,它包括前墙水冷壁管、埋管上集箱、埋管下集箱和前墙下集箱,所述前墙水冷壁管与埋管上集箱或前墙下集箱连接,埋管上集箱通过若干埋管与埋管下集箱连接,在前墙水冷壁管之间设有落煤管,所述落煤管为两根,在落煤管的两侧边有让管一,在让管一的侧边有让管二,在前墙水冷壁的两端设有让管三,所述让管一、让管二和让管三绕过埋管上集箱的外侧和前墙下集箱连接。
所述让管一在落煤管一侧布置一根,另一侧布置两根,两根落煤管左右侧对称布置共六根。
所述让管二沿落煤管的两侧对称布置各两根共八根。
所述让管三沿前墙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各三根共六根。
所述让管一、让管二和让管三的中间均设有一倾斜过渡段,倾斜角度为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割除部分炉膛内的埋管,将该部分的水冷壁管绕过埋管上集箱直接与前墙下集箱连接,降低了炉膛内埋管的数量,可有效提高炉膛内的燃烧温度,同时可提高煤泥的掺烧比例,达到掺烧86%左右的煤泥,排烟温度为130℃,达到掺烧更多煤泥的目的,还可保证锅炉的稳定运行,本装置结构简单,改造成本低廉,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让管一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让管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让管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新能源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新能源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9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