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8801.0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8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博兴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34 | 分类号: | H03F1/34;H02H3/06;H02H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稳压二极管 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 基准电压 电容 保险丝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该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保险丝(F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二稳压二极管(D2)和放大器(A1)。本实用新型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基准电压中设置有两个稳压二极管,提高了提供给放大器的基准电压的稳定性,从而改善了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转换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测试任务和测控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测试速度和测试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推动自动测控系统技术不断地向新的领域发展。
在计算机自动测控系统中,经常选用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动组合单元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其中,电动组合单元的输出信号一般为电流信号,而一般单片机应用系统信号输出的只是电压信号,其能处理的也只有电压信号,因此需要进行电流电压之间的转换。
但是,目前在电流转换为电压的过程中,由于基准电压的稳定性差,导致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转换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保险丝、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和放大器,其中,
所述保险丝和所述第三电阻依次串接于电流输入端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流输入端和所述保险丝连接形成的节点处,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接地端,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接形成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保险丝和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形成的节点处,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接形成的第二端连接于接地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保险丝和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形成的节点处,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接地端,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依次串接于电压输入端和所述放大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连接形成的节点处,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接地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连接形成的节点处,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接地端,所述第七电阻串接于所述第六电阻和电压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串接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电压输出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阻为滑动变阻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型号均为MTZ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大器的型号为LM22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险丝为自恢复保险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恢复保险丝的型号为WH1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备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基准电压中设置有两个稳压二极管,提高了提供给放大器的基准电压的稳定性,从而改善了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转换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电阻和微调电阻的串联改善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精确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容对电流信号进行滤波,以去除干扰,提高转换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采用自恢复保险丝,当电路的过流过热故障得到排除之后,自恢复保险丝会自动复原到低阻态,无需更换,使用方便,能够保护电源系统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博兴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博兴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8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