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水流缓冲分流装置的输水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3887.8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7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苏卓毅;赵承宗;李剑勇;聂正华;李剑锋;李申鹏;张向波;陈建军;罗洪兵;王辉;张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7/02;E03B7/07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调节池 蝶阀 调压阀 连通 主管 分流装置 连通管道 输水管道 水流缓冲 支管末端 出水端 出水管 进水池 本实用新型 出水管连通 安全稳定 并联设置 输水系统 水库连通 不停机 连通管 平板闸 出水 水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水流缓冲分流装置的输水管道,所述进水池的出水端连接第一主管,进水池出水端的第一主管上设置第一平板闸,第一主管与连通管道、第一支管连通,连通管道上设置第八蝶阀、第三调流调压阀,连通管道与调节池连通,调节池与调节池出水管连通,调节池出水管上设置第五蝶阀,第一支管上设置第七蝶阀,第一支管末端并联设置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上设置第三蝶阀、第一调流调压阀,另一根第二支管上设置第四蝶阀、第二调流调压阀,第二支管末端与水库连通,水库的出水端连接第二主管,第二主管、调节池出水管的末端与第三支管连通。解决长距离输水系统不易在不停机不间断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水流缓冲分流装置的输水管道。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连接件和阀门等连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流缓冲分流装置的输水管道,解决长距离输水系统不易在不停机不间断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水流缓冲分流装置的输水管道,包括进水池、水库、调节池,所述进水池的出水端连接第一主管,进水池出水端的第一主管上设置第一平板闸,第一主管末端与连通管道、第一支管连通,连通管道上依次设置第八蝶阀、第三调流调压阀,连通管道末端与调节池连通,调节池与调节池出水管连通,调节池出水管上设置第五蝶阀,第一支管上设置第七蝶阀,第一支管末端并联设置第二支管,一根第二支管上依次设置第三蝶阀、第一调流调压阀,另一根第二支管上依次设置第四蝶阀、第二调流调压阀,第二支管末端与水库连通,水库的出水端连接第二主管,第二主管上依次设置第二平板闸、第六蝶阀,第二主管、调节池出水管的末端与第三支管连通,第三支管末端并联设置第四支管、第五支管,第四支管上设置第一蝶阀,第五支管上设置第二蝶阀。
进一步的;管道和管道、管道与支管或支管及支管的连接处外壁设置卡带,卡带末端设置卡条,卡条穿过卡盒放置在放置盒内;
卡带侧壁设置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放置固定块,固定块顶部连接固定杆,固定杆通过第一卡槽与活动杆连接,第二卡槽顶部设置水平的第三卡槽,卡带底部两端设置止水带,卡带底部中间设置探头,探头与湿度传感器连接,湿度传感器由控制器控制,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带内依次设置第一吸水层、第二吸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传感器、控制器与报警器均由外部电池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槽的长度与活动杆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带外侧的卡带底部设置有压缩垫。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池的进水端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当水库因事故及设备故障,无法向后端第二主管输水时,开启八蝶阀、第三调流调压阀、第五蝶阀,关闭第七蝶阀、第六蝶阀使得第一主管经过调节池出水管,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再由调节池出水管进入第二主管内,再根据需水情况,开启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输水,提高了管道输水系统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3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