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线过渡系统及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6690.1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4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武;黄辉滟;张朝宇;古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系统 过渡板 过渡系统 上线 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 截面形状 输送结构 物料输送 倒梯形 限位板 连接缝隙 输送物料 形变 输送件 断裂 干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线过渡系统和输送系统,下线过渡系统位于上线输送系统和下线输送系统之间,上线输送系统输送来物料经下线过渡系统过渡到下线输送系统上,下线过渡系统包括:固定架;过渡板,设置在固定架上,过渡板沿物料输送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过渡板位于上线输送系统和下线输送系统之间的连接缝隙处;限位板,设置于固定架上,上线输送系统的输送件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线过渡系统,通过将过渡板沿物料输送方向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倒梯形,可有效避免过渡板与上、下线输送系统的输送结构发生干涉,避免输送结构出现形变、断裂等而与过渡板相接触,影响过渡板输送物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线过渡系统及一种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输送系统,在需要将产品从上线输送系统运输到下线输送系统时,会在上、下线输送系统之间设置过渡装置来过渡产品。而为了实现产品顺利过渡,避免产品从过渡装置与上、下线传输系统之间的间隙漏掉或卡在间隙处,在间隙处设置简单的钣金件无动力过渡的过渡板。但这样在上、下线输送系统的输送结构发生形变时,现有的过渡机构易出现边缘断裂及跑偏,导致产品输送失效。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产品输送顺利的过渡系统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下线过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输送系统。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线过渡系统,下线过渡系统位于上线输送系统和下线输送系统之间,上线输送系统输送来物料经下线过渡系统过渡到下线输送系统上,下线过渡系统包括:固定架;过渡板,设置在固定架上,过渡板沿物料输送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过渡板位于上线输送系统和下线输送系统之间的连接缝隙处;限位板,设置于固定架上,上线输送系统的输送件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下线过渡系统,通过将过渡板沿物料输送方向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倒梯形,一方面过渡板的上表面与上、下线输送系统之间能够保留较小的间隙,有利于顺利输送产品,避免产品从过渡装置与上、下线传输系统之间的间隙漏掉或卡在间隙处;另一方面过渡板的侧面及下表面内缩,扩大了过渡板侧面及下表面与上、下线输送系统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避免上、下线输送系统的输送结构外凸形变,越过间隙与过渡板发生干涉而影响产品输送;也可避免输送结构内凹形变,而使得输送结构与过渡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产品输送。有利于保证产品顺利输送。
另外,通过设置限位板,并使得输送件设置在两个限位板之间,一方面有利于对输送件进行限位,避免输送件在运输过程中移位、掉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输送结构进行限位,避免输送结构移位跑偏。优选地,两个限位板设置在上线输送系统或下线输送系统的输送结构的两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下线过渡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下线过渡系统还包括:托板,设置于固定架上,托板位于过渡板的两侧的上方;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托板相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过渡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托板设置在固定架上,安装稳定且结构紧凑。通过将托板设置在过渡板的两侧的上方,并在托板与过渡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实现了软性浮动的下线过渡系统。可有效避免过渡板两侧的输送结构局部形变出现高度不平,过渡板又无法调节,而导致产品停滞在过渡板与输送结构之间,影响产品顺利输送。有利于依据产品的重力、传输结构的形变量等调节过渡板的高度,使得过渡板的上表面始终与输送结构水平对接,便于产品顺利输送。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可为柱形弹簧、矩形弹簧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均匀分布在托板和过渡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6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机的送料装置
- 下一篇:自动化物流系统的物料中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