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4083.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6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常宏岗;宋彬;唐永帆;张强;闫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弯头 第二管 第一端 流体入口 砂粒 开口 本实用新型 油气田开发 流体出口 流体通过 使用寿命 转弯部位 密封端 缓冲 流体 减小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线弯头,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的第一部位处设置有开口,第二管的第一端与开口连接,第一管的第一端为密封端,第一管的第二端为流体入口,第二管的第二端流体出口。其中,第一管的第一部位位于第一管的第二部位与第一管的第三部位之间,第一管的第二部位为包括第一管的第一端的部位。管线弯头通过这样的设置之后,第一管的第一端的第一端和第一管的第二部位构成一个类似“口袋”的形状,当流体通过流体入口进入管线弯头时,流体会在管线弯头的转弯部位得到缓冲,使得流体携带的砂粒的速度也会减缓,从而减小砂粒对管线弯头的冲蚀,提高了管线弯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线弯头。
背景技术
页岩气的开采主要使用水力压力技术,即将高压携砂液泵入页岩气井底,依靠高压携砂液的压力压裂地层,形成裂缝,高压携砂液中的砂粒会堆积在压开的裂缝中,这些砂粒会支撑压开的裂缝,使得裂缝不会闭合,页岩气就能从裂缝中流出,便于页岩气的开采。页岩气开采之后需要用管线将页岩气运送到目的地,通常在管线的转弯处就需要用到管线弯头。
相关技术中,普遍使用图1所示的管线弯头。如图1所示,管线弯头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管的第一端直接90°连接形成管线弯头。由于页岩气根据高压携砂液开采出来,因此,开采出来的页岩气会携带部分砂粒。页岩气在管线中流动时,如图1所示,页岩气会直接撞击在管线弯头的转弯部位,同时,页岩气中携带的砂粒也会撞击在管线弯头的转弯部位,砂粒会冲蚀管线弯头的转弯部位,导致转弯部位容易发生破坏,从而降低了管线弯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线弯头,可以提高管线弯头的使用寿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线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弯头包括:第一管1和第二管2;
所述第一管1的第一部位11处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管2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第一管1的第一部位11位于所述第一管1的第二部位12与所述第一管1的第三部位13之间,所述第一管1的第二部位12为包括所述第一管1的第一端的部位,所述第一管1的第三部位13为包括所述第一管1的第二端的部位;
所述第一管1的第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第一管1的第二端为流体入口,所述第二管2的第二端流体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1的第一部位11的内壁到所述第一管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管1的第二部位12的内壁到所述第一管1的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管1的第二部位12的内壁到所述第一管1的轴线的距离和所述第一管1的第三部位13的内壁到所述第一管1的轴线的距离相同。
可选地,所述管线弯头的弯头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弯头角为所述管线弯头中的第一边长和第二边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边长为所述第一管1的第二端的中点和轴线交点形成的边长,所述第二边长为所述第二管2的第二端的中点和所述轴线交点形成边长,所述轴线交点是指所述第一管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管2的轴线之间的交点。
可选地,所述管线弯头还包括法兰3和迎冲板4,所述法兰3与所述第二管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迎冲板4位于所述法兰3与所述第一管1的第一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管线弯头还包括至少一根缓冲肋条5,所述至少一根缓冲肋条5位于所述第一管1与所述第二管2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1的第一部位11的壁厚大于第一参考数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1与所述第二管2的连接处的壁厚大于第二参考数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4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热器多功能压板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暗管硬连接出墙管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