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19474.4 | 申请日: | 2018-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7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蔡玥;王生全;侯恩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杆 限位环 取样 煤田地质 取样装置 勘测 便捷式 活动杆 限位块 地质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地质勘探 杠杆原理 工具领域 取样效率 圆形通孔 转动套管 便捷性 上表面 限位杆 支撑杆 套管 锤头 落锤 手扶 岩石 体力 受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属于地质勘探工具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设有固定杆、活动杆、限位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锤头,使得在对于较硬的岩石取样时,通过杠杆原理,大大节省了工作人员的体力和落锤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取样效率;设有支撑杆、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第三限位环、套管,使得不需要工作人员手扶取样钎进行取样,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受伤,且在根据不同的需要时,可以转动套管根据不同的取样钎型号选取不同大小的限位环,提高了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属于地质勘探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其中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主要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等。依据工作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地面物探、航空物探、海洋物探、井中物探等。
现有的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在取样时,往往需要一个人用手扶着取样钎,另一个用铁锤配合敲打,容易出现失误而伤害到工作人员,对于较坚硬的岩石,需要将锤头抬得很高,然后重重落下,很难确保可以砸中取样钎,从而降低了取样效率,不便于使用;在地质取样时,现有的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不能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取样钎,使得取样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捷式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在取样时,容易出现失误而伤害到工作人员;对于较坚硬的岩石,很难确保可以砸中取样钎,从而降低了取样效率,不便于使用;在地质取样时,现有的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不能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取样钎,使得取样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式煤田地质勘测用地质取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形通孔,且通过所述第一圆形通孔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外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活动杆的所述第二圆形通孔并延伸至外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锤头;
所述锤头下方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所述锤头正下方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圆形通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固定杆的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圆形通孔与所述第二圆形通孔大小相等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锤头为圆台形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9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气囊模块坠落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境检测用取土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