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海藻纤维的混纺布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4827.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恒邦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3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线 海藻纤维 海藻酸盐水凝胶 立体编织结构 本实用新型 混纺布料 预处理麻 精华液 面膜 芯层 羧甲基纤维素纤维 吸湿性 纤维 纺织技术领域 多孔纤维素 护肤效果 化学物质 外层包裹 纤维表面 芯层表面 一体成型 保湿性 附着量 平面的 透气性 植物源 压扁 布料 蒸发 编织 皮肤 再生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海藻纤维的混纺布料。包括被压扁成平面的立体编织结构,立体编织结构由多根编织线编织而成;编织线包括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第一编织线由海藻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纤维混纺制成,第二编织线由海藻纤维和植物源功能性黏胶纤维混纺制成;海藻纤维包括芯层和外层,外层包裹在芯层表面,芯层为预处理麻纤维或再生多孔纤维素纤维,外层为海藻酸盐水凝胶层,海藻酸盐水凝胶层与预处理麻纤维表面紧密结合;海藻酸盐水凝胶层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增强面膜部的吸湿性、保湿性、透气性,增加面膜精华液附着量,减缓精华液蒸发速度。能够释放出有利于皮肤的化学物质,起到护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含有海藻纤维的混纺布料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美容、保健、舒适、休闲等功能为代表的美容纺织材料呈现强劲市场需求,护肤品领域中面膜材料得到快速发展。在提供美容、润肤等功效的同时,面膜制品具有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等特殊功效,是现代纺织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海藻酸盐纤维是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的一种亲水性纤维材料,在与含离子的溶液接触后产生离子交换,使纤维转换成水溶性的海藻酸钠,具有很高的吸水性,是制备高吸湿功能性面膜的优质材料。仅仅是增强面膜材料的吸水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对护肤功能的需求,本实用提出了一种在海藻纤维面膜材料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护肤功能的布料,能够作为新一代面膜布材料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仅增加吸水性,无其他附加功能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含有海藻纤维的混纺布料。
本实用采用混纺功能性纤维的方法,使编织布料的纱线本身即具有护肤功能,布料能够在存放精华液的同时向外释放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双管齐下起到更好的护肤效果。本实用采用将编织好的立体结构压制成平面的方法制备布料,保证了布料在裁剪和加工过程中不易变形和断裂,布料内部存在许多微小空间,能够增加面膜的精华液存放量,减缓蒸发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含有海藻纤维的混纺布料,包括被压扁成平面的立体编织结构,立体编织结构由多根编织线编织而成;编织线包括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第一编织线由海藻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纤维混纺制成,第二编织线由海藻纤维和植物源功能性黏胶纤维混纺制成;海藻纤维包括芯层和外层,外层包裹在芯层表面,芯层为预处理麻纤维或再生多孔纤维素纤维,外层为海藻酸盐水凝胶层,海藻酸盐水凝胶层与预处理麻纤维表面紧密结合;海藻酸盐水凝胶层一体成型。立体编织结构压扁后,其中依旧还存在许多微小空间,这些微小空间能够有效吸取和存储精华液,增加精华液的附着量。羧甲基纤维素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性、高透氧性、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金属离子吸附性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与海藻纤维混纺后能够增强织物的吸水性、透气性和保湿度。海藻酸盐纤维,尤其是常见的海藻酸钙纤维,弹性差,质地较脆,不易直接纺织。因此采用在湿法纺丝步骤时就直接包裹在内芯表面的方法来增强纤维的强度。预处理麻纤维和再生多孔纤维素纤维的表面都有大量孔洞,方便进行附着结合。
作为优选,编织线还包括第三编织线,第三编织线由棉纤维和纳米珍珠粘胶纤维混纺制成。纳米珍珠芬具有抗菌功能和美容功能,棉纤维用于保证纱线的吸湿效果。
作为优选,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数量比为1:1。
作为优选,植物源功能性粘胶纤维为绿茶粘胶纤维、薄荷粘胶纤维、大青叶粘胶纤维、芦荟粘胶纤维和薰衣草粘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该几种纤维中的植物提取物能够对面部皮肤起到抗菌消炎、镇静敏感肌、修复损伤和美容等功效。
作为优选,压扁后的立体编织结构厚度为0.5-1.2mm。
作为优选,预处理麻纤维为经过碱处理后的麻纤维。麻纤维经过碱处理后表面出现许多孔洞,有利于材料的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恒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恒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4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