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型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2023.X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长管 卡扣 针尾 静脉留置针 正压接头 肝素帽 空气槽 负压 留置针组件 单向瓣膜 负压槽 本实用新型 负压状态 一端设置 有效解决 穿刺 分叉 漏液 排气 成功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型静脉留置针,包括留置针组件、延长管、调节卡扣和针尾器,所述留置针组件设置在延长管的一端,所述延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尾器,调节卡扣卡设在延长管上,所述针尾器内设置有负压槽,针尾器上还设置有分叉布置的正压接头、肝素帽接头以及空气槽,正压接头、肝素帽接头以及空气槽靠近延长管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单向瓣膜结构,所述调节卡扣与三个所述单向瓣膜结构之间的空间构成负压槽;且调节卡扣至肝素帽接头、正压接头以及空气槽的空间内的初始状态均为负压状态。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负压型静脉留置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液体排气、漏液、穿刺成功率低以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型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是由不锈钢的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但是临床上现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存在以下缺点:1.不使用液体排气直接穿刺,违反操作原则,易导致空气栓塞,比较危险;2.使用液体排气后穿刺,即使关闭所有阀门也依然存在漏液现象;3.穿刺成功率低;4.操作时连接输液管,手持不方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型静脉留置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液体排气、漏液、穿刺成功率低以及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压型静脉留置针,包括留置针组件、延长管、调节卡扣和针尾器,所述留置针组件设置在延长管的一端,所述延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针尾器,所述调节卡扣卡设在延长管上,所述针尾器内设置有负压槽,所述针尾器上还设置有分叉布置的正压接头、肝素帽接头以及空气槽,所述正压接头、肝素帽接头以及空气槽靠近延长管的一端均分别设置有单向瓣膜结构,所述调节卡扣与三个所述单向瓣膜结构之间的空间构成负压槽。
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肝素帽接头内的单向瓣膜结构开口方向为由肝素帽接头端指向负压槽端;所述正压接头内的单向瓣膜结构开口方向为正压接头端指向负压槽端;所述空气槽内的单向瓣膜结构开口方向为负压槽端指向空气槽端。
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调节卡扣至肝素帽接头、正压接头以及空气槽的空间内的初始状态均为负压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负压型静脉留置针,对原有静脉留置针的针尾器进行改进,通过在针尾器内增设负压槽、单向瓣膜结构和空气槽,使得针尾器内的初始状态为负压状态,在取用静脉留置针时可去除外包装后直接使用,无需排气,因无需连接输液管进行排气,进而使得手持穿刺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另外负压槽的设置还使得穿刺成功后回血非常明显,并且在血液流入负压槽后,单向瓣膜结构的设置使得血液停留在单向瓣膜结构处;最后在正压接头接到液体后,液体顺着单向瓣膜结构流入,液体或血液与回流的血液融合,进而进行正常输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负压型静脉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针尾器内单向瓣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留置针组件;2、延长管;3、调节卡扣;4、针尾器;41、肝素帽接头;42、正压接头;43、空气槽;44、负压槽;45、单向瓣膜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2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