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导柱导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1352.2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6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袁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钢锐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3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套 导柱 环形限位块 自润滑导柱 导柱下部 复位弹簧 润滑油箱 安装槽 环形槽 进油孔 漏斗状 抵止 内壁 本实用新型 环形安装座 导向台阶 导柱顶端 滑动插装 螺旋凹槽 润滑油泵 中部外壁 储油箱 挡油圈 漏油孔 向导柱 下端 小孔 回收 延伸 配合 | ||
一种自润滑导柱导套系统,包括导柱、导套、回收储油箱、润滑油泵以及润滑油箱,导柱顶端设有导向台阶,导柱中上部设有进油孔,该进油孔一端与润滑油箱相连通,另一端与导柱中部外壁上的若干小孔相连通;导柱滑动插装于导套内,导套顶端在朝向导柱的内壁面上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挡油圈,导套对应于导柱中部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凹槽,导套下部设有与导柱下部的环形限位块相配合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套于导柱下部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止于环形限位块,另一端抵止于导套底部;导套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安装座,导套底部呈漏斗状,该漏斗状的导套底部设有漏油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润滑导柱导套系统。
背景技术
导柱导套是精密冲压模具常用的标准件,目前常见的导柱导套采用滑动导向的间隙配合或滚动导向的过盈配合。
导柱导套在高速冲压时,两者之间的热膨胀使磨损加剧,导致配合间隙增大,导向精度降低,再加上冲压过程中不平衡的侧向力作用将会使上下模压力中心发生偏移,难以保证导柱和导套的正确配合。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磨损,增加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导柱导套在工作中的间隙稳定性和均匀性的自润滑导柱导套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润滑导柱导套系统,包括导柱、导套、回收储油箱、润滑油泵以及润滑油箱,导柱顶端设有导向台阶,导柱中上部设有进油孔,该进油孔一端与润滑油箱相连通,另一端与导柱中部外壁上的若干小孔相连通;导柱滑动插装于导套内,导套顶端在朝向导柱的内壁面上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有挡油圈,导套对应于导柱中部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凹槽,导套下部设有与导柱下部的环形限位块相配合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套于导柱下部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止于环形限位块,另一端抵止于导套底部;导套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安装座,导套底部呈漏斗状,该漏斗状的导套底部设有漏油孔,漏油孔通过管道与回收储液箱相连通,回收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通过管道与净油箱相连,净油箱通过润滑油泵与润滑油箱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导柱外壁上的若干个小孔与导套内壁上的螺旋凹槽的配合,保证导柱和导套的有效润滑,减少磨损,增加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导柱导套在工作中的间隙稳定性和均匀性;
2、采用回收储油箱、过滤器以及润滑油泵对使用过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再利用,提高润滑油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导柱,(2)导套,(3)回收储油箱,(4)润滑油泵,(5)润滑油箱,(6)导向台阶,(7)进油孔,(8)小孔,(9)挡油圈,(10)螺旋凹槽,(11)环形槽,(12)复位弹簧,(13)环形安装座,(14)漏油孔,(15)过滤器,(16)净油箱,(17)环形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钢锐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钢锐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1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