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完全接触吸盘式电磁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7206.7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宁剑建;李雨;李听斌;周奇慧;章晨;宋振民;朱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7/08 | 分类号: | H01F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吸力 吸盘 吸盘式电磁铁 完全接触 吸合面 本实用新型 断电 高度差调整 固定气隙 灵活调整 铁芯内圈 高度差 内外圈 减小 铁芯 吸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完全接触吸盘式电磁铁,所述吸盘式电磁铁吸合面的铁芯内圈与外圈存在一高度差,吸合时吸盘与电磁铁吸合面之间形成一固定气隙,使吸盘吸合面与电磁铁吸合面非完全接触,改变铁芯内外圈的高度差调整断电后电磁铁的剩余吸力。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大大减小了断电时电磁铁与吸盘之间的剩余吸力,剩余吸力可灵活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式电磁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完全接触吸盘式电磁铁。
背景技术
吸盘式电磁铁断电后,由于磁性材料本身存在剩磁的原因,吸盘与电磁铁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吸力,称之为剩余吸力。现有吸盘式电磁铁吸盘吸合面与电磁铁吸合面完全接触,即铁芯的外圈501与内圈502是等高的,无高度差,如图3所示,现有吸盘式电磁铁5存在断电后剩余吸力较大,吸盘与电磁铁无法自由脱开。这是本申请需要着重改善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减少剩余吸力的非完全接触吸盘式电磁铁。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完全接触吸盘式电磁铁,所述吸盘式电磁铁吸合面的铁芯内圈与外圈存在一高度差,吸合时吸盘与电磁铁吸合面之间形成一固定气隙,使吸盘吸合面与电磁铁吸合面非完全接触,改变铁芯内外圈的高度差调整断电后电磁铁的剩余吸力。
所述铁芯内圈高度比外圈高度低。
本实用新型当吸盘与电磁铁吸合时,吸盘吸合面与电磁铁吸合面为非完全接触,在其回路中存在一个气隙。电磁铁通电时由于铁芯回路处在磁饱和或接近磁饱和状态,气隙对整个铁芯回路的影响比较小,吸合力损失不大;断电时铁芯回路不饱和,气隙增大了回路磁阻,减小了剩余吸力。通过调整电磁铁内外铁芯吸合面的高度差,调整剩余吸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
1) 大大减小了断电时电磁铁与吸盘之间的剩余吸力;
2) 结构简单,设计灵活,剩余吸力可灵活调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现有的吸盘式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吸盘; 2—电磁铁线圈;
3—电磁铁铁芯;
301—外圈; 302—内圈;
4—固定气隙;
5—现有的电磁铁铁芯;
501—外圈; 502—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完全接触吸盘式电磁铁,吸盘1的吸合面为一平面,所述吸盘式电磁铁吸合面的铁芯内圈302高度比外圈301高度低,吸合时吸盘与电磁铁吸合面之间形成一固定气隙4,使吸盘吸合面与电磁铁吸合面非完全接触,改变铁芯内外圈的高度差调整断电后电磁铁的剩余吸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7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冷却装置和冷却设备
- 下一篇:方块产品过模充磁自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