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感应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5945.2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7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沈生龙;陈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首能光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3 | 分类号: | E05F15/73;E05F15/611 |
代理公司: | 11662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德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810600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门 感应区域 感应组件 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自动感应门 第二检测 检测信号 单独控制 控制器电 信号传输 信号控制 感应门 检测 电量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门,涉及感应门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动门、第二电动门、第一感应组件和第二感应组件;第一电动门对应有第一感应区域,第二电动门对应有第二感应区域;第一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进入第一感应区域,并生成第一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第二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进入第二感应区域,并生成第二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动门的开启或关闭,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控制第二电动门的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感应门,能够根据行人的进入情况,单独控制第一电动门和第二电动门实现对电量的节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感应门。
背景技术
自动感应门是一种能够自动感应是否有人处于门的附近,并根据感应结果自动控制的门的开启与关闭的一种装置。广泛应用于商场、酒店或写字楼等场所。但现有的自动感应门都是两扇门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的。而当人数较少时,其实只开启一扇门即可。两扇门同开同关就会造成电量的浪费,同时也会加剧电动门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门,旨在改善现有自动感应门都是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感应门,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动门、第二电动门、第一感应组件和第二感应组件;
所述第一电动门对应有第一感应区域,所述第二电动门对应有第二感应区域;
所述第一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进入所述第一感应区域,并生成第一检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二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进入所述第二感应区域,并生成第二检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动门的开启或关闭,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动门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组件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和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门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门两侧,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与所述第一电动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与所述第一电动门形成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感应组件包括第三红外传感器和第四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红外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红外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动门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第四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动门两侧,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与所述第二电动门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四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与所述第二电动门形成第四夹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感应门还包括第三感应组件,所述第三感应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行人位于所述第一电动门和所述第二电动门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感应组件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门和所述第二电动门两者之一上,所述红外接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门和所述第二电动门两者另一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感应门还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动门、所述第二电动门、所述第一感应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感应组件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首能光伏有限公司,未经青海首能光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5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