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警用抓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3482.6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宣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捕器 加长杆 握杆 本实用新型 高压电警棒 手柄 改进型 月牙环 抓取 防护作用 结构科学 上端 导向套 固定钩 上表面 弹簧 攀爬 锁住 成功率 破碎 失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警用抓捕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电警棒,所述高压电警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持握杆,所述手持握杆的上端安装有加长杆,且手持握杆与加长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加长杆导向套,所述加长杆的前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的固定钩能够实现抓捕器的攀爬及破碎作用,增加其多功能性,通过设置的防砍槽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增加抓捕器的安全性,防止施暴人员被第一月牙环与第二月牙环锁住后,为达到逃脱目的对其进行破坏,通过设置的弹簧能够增加套取的抓捕几率,防止抓捕过程中出现抓取失败的现象,提高抓捕器抓捕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捕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型警用抓捕器。
背景技术
抓捕器是一种最新型警用防暴抓捕锁腕器和警用防暴抓捕锁腰器,根据棘轮扳手的原理,制成了一个外形像手铐一样的、带有触发机关的锁器,后面配以伸缩式长杆,如果面对持刀人,只需迎上对方持刀的手臂,就会触发机关,锁住对方持刀的手,使对方动弹不得,更使自己免受伤害,这种器械不仅能锁手,还能锁腿,锁住腿之后只需轻轻一拉一别,对方就会倒地,失去反抗能力,锁腰器采用同样的原理,这种器械不仅避免了民警在防暴、抓捕过程中与对方直接肢体接触,大大降低了警员的损伤,还可以用于抓捕伤人的狗类或其他动物,也可用于救援现场。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警用抓捕器(授权公告号CN203928885U),该专利技术在抓座上设置照明设备,在夜间抓捕时为警务人员提供光亮,便于识别违法人员和抓捕环境等,提高抓捕成功率,而且不用警务人员一手拿抓捕器,一手拿手电筒,提供抓捕器的操作灵活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抓捕器只能进行照明及录音取证工作,不能实现攀爬工作,为高处的抓捕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不具有弹簧,降低了抓取过程中的成功几率,且不具有防砍槽,违法人员易对抓捕器进行蓄意破坏,同时不能实现高压电击功能,无法瞬间制服试图反抗逃脱的犯罪人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改进型警用抓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警用抓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抓捕器只能进行照明及录音取证工作,不能实现攀爬工作,为高处的抓捕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不具有弹簧,降低了抓取过程中的成功几率,且不具有防砍槽,违法人员易对抓捕器进行蓄意破坏,同时不能实现高压电击功能,无法瞬间制服试图反抗逃脱的犯罪人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警用抓捕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高压电警棒,所述高压电警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持握杆,所述手持握杆的上端安装有加长杆,且手持握杆与加长杆的连接处安装有加长杆导向套,所述加长杆的前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且加长杆的前侧位于控制开关的上方位置处安装有固定钩,所述加长杆与固定钩的连接处安装有铰接轴,且加长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抓座,所述抓座的前侧嵌入设置有摄像头,且抓座的前侧位于摄像头的上方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抓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座,且抓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月牙环,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月牙环,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电击块,所述第一月牙环与第二月牙环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弹簧,且第一月牙环的内壁设置有防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钩包括安装孔、破碎头和凹槽,所述固定钩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另一端设置有破碎头,所述破碎头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柄与手持握杆通过高压电警棒固定连接,且手柄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持握杆与加长杆通过加长杆导向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钩与加长杆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月牙环与第二月牙环结构相同、大小相等,且第一月牙环与第二月牙环的内壁均设置有防砍槽,所述第一月牙环与第二月牙环以抓座的中心线为基线对称分布在抓座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未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3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环境模拟试验台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防暴叉及防暴装备